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规划信息 > 专项规划
[ 索引号 ] | 115000005567784755/2023-00562 | [ 发文字号 ] | 渝两江管办发〔2023〕9号 |
[ 主题分类 ] | 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 [ 体裁分类 ] | 规划 |
[ 发布机构 ] | 两江新区管委会 | ||
[ 成文日期 ] | 2023-02-01 | [ 发布日期 ] | 2023-02-16 |
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两江新区“十四五”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规划的通知
各国有企业,各街道办事处,委机关各部门,各驻区机构,各直属事业单位:
经管委会同意,现将《重庆两江新区“十四五”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2023年2月1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两江新区“十四五”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规划
2022年12月
目 录
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 1
一、“十三五”以来的工作成效........................................... 1
二、工业固体废物产生与利用处置现状.......................... 3
三、面临形势与需求分析.................................................. 6
第二章 总体要求和规划目标................................................... 7
一、指导思想...................................................................... 7
二、基本原则...................................................................... 7
三、规划目标与指标.......................................................... 8
第三章 主要任务....................................................................... 9
一、深入推进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 9
二、完善工业固体废物收运体系.................................... 10
三、推动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 11
四、提升工业固体废物监管能力.................................... 12
五、持续健全固体废物管理制度体系............................ 14
第四章 保障措施..................................................................... 16
一、落实协调联动,加强组织保障................................ 16
二、强化科技支撑,夯实监管保障................................ 16
三、加大资金投入、落实资金保障................................ 16
四、鼓励公众参与,强化宣传保障................................ 16
附表........................................................................................... 18
前言
为有效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夯实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基础,健全固体废物环境监管体系,稳步提升利用处置能力和环境风险防范能力,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渝府发〔2022〕11号)、《重庆两江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及《重庆两江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编制了《两江新区“十四五”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规划(2021-2025)》。
规划基准年是2020年,规划时期为2021年—2025年。本规划阐明了未来五年全区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是指导全区开展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十三五”以来的工作成效
(一)工作机制不断健全,管理责任得到落实。
不断完善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制度,建立了涵盖环评审批、环保“三同时”事中事后监管、清洁生产审核等主要审批管理事项清单,“十三五”期间共计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92家次,重点排污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比例达到100%。强化了跨部门、跨区域、跨流域监管与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建设,建立了与“三北区”的应急联动机制;对固体废物进行了规范化、精细化、精准化管理。
不断加强全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强化工业企业危废常态化管控,严把审批、管理、执法三个环节,确保企业危险废物管理规范后再发放许可,建立环评、“三同时”、转移计划“三点一线”的管理模式,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二)明确重点,提升意识。
以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主要依据确定了辖区内重点源企业,以“线下+线上”方式积极组织新区产废单位培训,提升企业环保管理能力及风险防范意识。通过“双随机”抽查等专项行动对产废企业开展现场检查,加强与公安等部门的协作,打好组合拳,通过曝光违法典型的方式,使企业由被动受罚到主动守法。
(三)环境监管水平持续上升。
印发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文件,明确工作重点,落实责任,为企业提供政策指导依据。以“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及新固废法出台为契机,会同教育局、建设局、城管局联合发文,强化对新区教育机构实验室、项目建设施工单位、机动车维修行业所产生危险废物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了非工业源危险废物管理。
委托第三方技术单位对新区危险废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对典型行业危险废物进行核算核查,形成《重庆两江新区工业企业危险废物核算核查技术指南》,为两江新区“以智管废”废弃物全生命周期智慧分析决策系统平台系统算法奠定了基础。
(四)强化危险废物污染防控及风险管控。
多措并举开展工业企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强化非工业源危险废物协同管理,“十三五”期间安全处置危险废物约17万吨。实施长安福特、京东方等重点工业企业危废应急暂存转运,解决了企业危废转运难等环境管理问题。
全面完成两江新区危险废物收集暂存运维试点项目建设,基本解决了中小型企业和社会源危险废物收集难、贮存难、费用高昂、环保监管难等问题。通过试点单位采用第三方运行维护及跨省转移危险废物等方式,有效缓解了辖区企业危废爆仓、积压问题,降低产废企业管理、处置成本及环境风险。
(五)实施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等专项工作。
印发《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两江新区分局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两江新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方案》等文件,明确任务、细化分工。结合《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实施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和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针对重点行业、重点类别、重点区域开展排查整治,建立问题台账,累计检查企业1800余家次、作出行政处罚告知书842件、行政处罚决定书781件;实现了395家环境风险企业排查、自查全覆盖;督促指导122家企业完成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备案。扎实开展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对59家单位开展固、危废的专项检查;全面梳理2018年以来涉及固、危废的群众投诉开展“回头看”,立案查处涉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22件。
(一)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与利用处置情况。
两江新区固体废物产生总量较大。“十三五”期间,一般工业固废年均产生量32.6万吨。对全区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影响较大的行业为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其中汽车制造企业产废量占比超过60%。
全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得到有效处置。随着两江新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全面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全面提升;“十三五”期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平均值73.7%,其中2020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达到77.2 %。不同种类固废利用情况差异较大,产生量较大的废有色金属、废钢铁类固体废物基本全部实现综合利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生的固废综合利用率仅达50%左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医药制造业企业产生的固废因污染成分复杂,基本未进行综合利用。
表1 “十三五”期间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和利用情况
年份 |
产生量 (万吨) |
处置情况 |
利用情况 | ||
处置量 (万吨) |
处置率 (%) |
利用量 (万吨) |
利用率 (%) | ||
2016年 |
27.74 |
15.74 |
57 |
11.99 |
43 |
2017年 |
36.17 |
12.48 |
35 |
23.67 |
65 |
2018年 |
39.09 |
3.99 |
10 |
35.09 |
90 |
2019年 |
33.04 |
4.40 |
13 |
28.63 |
87 |
2020年 |
26.97 |
6.12 |
23 |
20.81 |
77 |
当前主要采用焚烧、卫生填埋等方式处置工业固废。随着全区工业固废产生量的快速增加,末端处置能力的提升跟不上固废增长速度,现有工业固废处理需求和处置能力的缺口日益增大,加大了环保监管的难度,固体废物末端处置能力建设有待提高。
(二)工业危险废物产生与利用处置情况。
“十三五”期间,两江新区纳入危险废物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数量由269家提升至620家。“十三五”期间,两江新区工业危险废物年均产生量约3.476万吨(不含自行利用处置量);对全区危险废物产生量影响最大的行业为电子信息行业和汽车行业。
2020年全区危险废物产生总量为4.13万吨,以及包装容器约29万个,涉及《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19大类。其中工业源危险废物产生量约3.97万吨,非工业源危险废物产生总量约0.16万吨。2020年产生量前5的危险废物类别依次是HW17表面处理废物约7845.18吨;HW06废有机溶剂与含有机溶剂废物约6684.87吨,HW49类其他废物约6031.71吨,HW22 含铜废物约4978.21吨,HW08 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约4227.69吨。
两江新区仅有危险废物经营单位2家,其中1家为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企业——重庆东进世美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定向处置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产生的废有机溶剂;另1家为危险废物综合收集企业——重庆云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重点收集区内危险废物产生量3t/a以下企业的危险废物,并集中转运至区外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或综合利用。
表2 “十三五”期间危险废物产生和利用情况
年份 |
产生量 (万吨) |
处置情况 |
利用情况 |
|||
处置量 (万吨) |
处置率 (%) |
利用量 (万吨) |
利用率(%) | |||
2016年 |
3.33 |
2.84 |
85 |
0.44 |
13 | |
2017年 |
2.37 |
1.85 |
78 |
0.52 |
22 | |
2018年 |
3.34 |
2.65 |
79 |
0.69 |
21 | |
2019年 |
4.21 |
3.22 |
76 |
0.99 |
24 | |
2020年 |
4.13 |
3.08 |
74.6 |
1.05 |
25.4 |
表3 两江新区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清单
单位名称 |
危险废物经营方式 |
危险废物类别 |
获许经营规模(吨) |
2019年实际处置/利用量 (吨) |
2020年实际处置/利用量(吨) |
重庆东进世美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收集、贮存、 利用 |
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产生的废有机溶剂HW06类(废剥离液,900-499-42) |
7056 |
3037 |
366 |
重庆云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收集、贮存 |
HW49、HW29、HW08、HW12、HW17、HW02、HW03、HW04、HW05、HW06、HW09、HW11、HW13、HW14、HW15、HW16、HW18、HW21、HW22、HW23、HW26、HW31、HW32、HW34、HW35、HW36、HW37、HW46、HW50。 |
12000 |
9218 |
9926 |
(一)经济发展加速转型。两江新区作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工业固体废物收集、集中利用处置量在一定时期内将继续增长,对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与水平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二)环境监管水平仍有差距。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排放具有不确定性与隐蔽性,监管工作负荷重、难度大、专业性强;各级部门管理机构不够健全、人员力量配备不充足、专业水平不够高、监管能力薄弱。危险废物信息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刚刚起步,监管水平有待提高。
(三)“无废城市”建设面临新形势。2021年11月,两江新区人民政府印发《“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工业企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稳步下降,综合利用水平和比例大幅提升,各类固体废物全部得到安全处置,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明显,固体废物信息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四)“双碳”目标带来新契机。工业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是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章总体要求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基本原则,以工业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为主线,强化产生源头管控,规范贮存收集运输,保障利用处置能力,提升全过程监管能力,不断提升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水平,有效防控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风险,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基本解决固体废物污染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立足两江新区汽车产业覆盖全面、电子信息产业发达等特点,找准主要固体废物在产生、收集、转移、利用、处置等过程中的薄弱点和关键环节,清晰定位目标,重点解决典型类别工业固体废物的利用处置问题,实现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建立长效机制。
坚持协同联动,提升管理水平。厘清固体废物管理职能职责,加强协同联动,推进固体废物全过程污染防控体系建设。总结凝练推广固体废物领域亮点工程,实现固体废物产生处置全链条高效管理。
强化监管,严控风险。提升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完善部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建设,推动建立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全过程监控和信息化追溯体系。严厉打击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有效防范环境风险。
以“无废城市”建设为契机,不断建立健全工业固体废物管理长效机制,提升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治理能力和水平。到2025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收集利用处置行业持续稳定发展,利用处置能力充分保障,力争全区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全覆盖。固体废物信息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源头减量、过程严管、后果严惩、风险可控”的全过程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基本建成工业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体系。
“十四五”规划共设置6项指标,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重点指标见表4。
表4 “十四五”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重点指标
序号 |
指标名称 |
2020年 现状值 |
2025年目标值 |
指标属性 |
1 |
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置率(%) |
77.2 |
90 |
预期性 |
2 |
工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 |
92 |
95 |
约束性 |
3 |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吨/万元) |
0.045 |
0.042 |
预期性 |
4 |
产废单位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合格率(%) |
- |
≥98 |
约束性 |
5 |
经营单位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合格率(%) |
100 |
100 |
约束性 |
6 |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覆盖率(%) |
- |
100 |
约束性 |
一、深入推进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
全面落实“三线一单”管控机制,重视规划环评引领,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三同时”管理。督促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在环境影响评价中明确建设与产废量匹配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严格生态环境准入,在新改扩建工业项目中明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限值。
(二)深化源头管控措施。
实施“双超双有”企业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在重点行业持续推进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鼓励规模以上企业自愿实施清洁生产,严格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与验收。立足新区汽车、电子等主导产业,支持研发、推广应用环境友好的先进生产工艺设备,使用采用无毒、无害或者低毒、低害的原料和溶剂,推动危险废物减量化工艺改造。
(三)开展“无废园区”试点示范。
推行产品绿色设计,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创建一批绿色工厂,推动汽车、电子行业龙头企业打造绿色供应链。围绕汽车和电子等支柱产业,鼓励发展再制造产业,引育一批综合利用项目,形成产废—利废循环体系,促进循环产业体系、产业集群的成型与发展。以“无废园区、无废工厂”建设为抓手,引导和推动工业固体废物在园区内、厂区内就地循环利用或协同处置。
(一)强化源头分类和贮存管理。
结合“无废城市”创建,推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规范化分类贮存,合理规划处理处置去向。加强对危险废物重点监管企业的规范化监督管理,督促企业制定规范台账,按照要求建设贮存设施和场所,落实安全分类存放措施。对两江新区危险废物收集暂存转移项目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打造行业标杆。
(二)探索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收运体系建设。
着力解决小微工业企业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运输难、无处置出路问题,重点针对低价值、无价值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探索建立收集、转运、处置体系。推行工业固体废物绿色运输,鼓励使用专用运输设备和车辆,强化运输过程监管。落实固废法关于工业固体废物产生者连带责任规定,进一步明确产废单位委托他人运输、利用、处置工业固体废物的具体要求。
(三)规范工业危险废物收集转运。
充分发挥危险废物收集暂存运维试点项目作用,以小微企业、教育科研机构、小型医疗机构、机动车维修行业企业等非工业源危险废物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收集网络,形成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运模式。鼓励和支持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在产业集群区域布局建设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设施,依法开展中小企业源危险废物集中收集经营工作。
探索在水土、鱼复及龙兴工业园区选取标准厂房区建设规范的危险废物集中收集点,优化危险废物分类分区暂存布局,落实危险废物运输车辆备案制度,完善“点对点”常备通行路线和通行时间管理要求,严控非法转运。
(一)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
不断完善工业企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制度,督促显示器制造、汽车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等行业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推动ITO刻蚀废酸回用项目建设。聚焦废剥离液、蚀刻液、废酸、废碱、有机溶剂等危险废物,布局与之配套的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项目,形成产废—利废的闭环模式;探索对废漆渣、废胶、废溶剂、废油墨等开展厂内无害化焚烧处置试点。
配合市级建成固体废物智慧管理平台和固体废物虚拟产业园,形成协同高效的城市固体废物管理体系,主导产业实现循环化发展,到2025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0%。
(二)推动技术创新。
依托国家环境保护危险废物处理(重庆)中心,以新区奥特斯科技(重庆)有限公司、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电子信息产业产废大户为基础,打造危险废物源头减量、充分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置示范,配合推动危险废物资源化关键技术突破。
以高值化、规模化、集约化利用为原则,鼓励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高值化利用研究,积极引育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领域领军企业。
(三)构建区域协作体系。
强化与四川天府新区在生态环境领域的交流合作,深化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白名单”制度。推动与万州区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对口协调发展,促进固体废物跨区域利用处置。
(四)培育产业集群。
依托全市再生资源回收龙头企业网络健全优势,鼓励废旧玻璃、废旧纺织物等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以重大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为依托,围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细分领域,培育一批固体废物回收利用骨干企业。
(一)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环境执法和固体废物管理机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鼓励企业配齐专职管理人员或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指导参与固体废物管理。强化对企业固体废物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与交流,不断提升工业固体废物管理能力与技术水平。
(二)提升智慧管理水平。
以汽车、制药和电子等行业重点企业调查摸底,弄清工业固废产生、回收及利用处置情况,完善工业固废信息化管理平台。配合市级层面建立“云长制”,推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1000吨以上产废企业建立工业固体废物管理电子台账,纳入固体废物信息管理系统,形成一般工业固体管理数据的特定获取渠道。
配合市级探索建设“固体废物虚拟产业园”。鼓励固体废物产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研发等企业联合建设以信息交换为重点的“固体废物虚拟产业园”,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打造智慧型固体废物全链条循环利用新格局。
(三)提升危险废物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加强危险废物源头管理精细化、贮存转运规范化、过程监控信息化、设施布局科学化、利用处置无害化管理,持续深入开展水土、龙兴、鱼复三大工业园区内废弃危险化学品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杜绝非法转移、倾倒、处置固危废案件发生。
夯实年产50吨以上危险废物重点产废企业和经营单位“一物一码”精细化管理工作,推进年产废物10吨及以上企业纳入精细化管理,实现从产生到处置全过程信息追踪。常态化开展全区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工作,对于不达标单位,明确整改措施和整改限期,进行跟踪核查销号。
(四)健全固体废物应急体系。
推进危险废物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建设区级危险废物应急处置管理队伍及专家团队,详细排查全区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隐患,评估辖区内现有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单位应急处置能力,保障环境安全。
将涉及危险废物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纳入两江新区应急响应体系,建立工业危险废物应急处置设施清单,完善环境应急响应预案;推进跨区协同应急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
督促工业固体废物产生企业按照《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工业固体废物(试行)》(HJ1200-2021)落实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和环境管理要求,建立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台账,按规定开展自行监测,定期上报执行报告和开展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监督检查。
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台账制定指南(试行)》中的工业固体废物分类为基础,配合市级进一步细化其他废物(SW99)等的三级分类,不断健全工业固体废物分类体系。定期开展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处置企业专项调查,结合管理台账、排污许可、跨省转移等信息,逐步厘清各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处置情况,建立两江新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源清单,并依托重庆市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生态环境统计业务系统等进行动态调整。
(三)完善危险废物监管源清单制度。
利用重庆市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结合环境统计、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评估及日常执法检查工作,优化完善全区危险废物产废单位清单、自行利用处置设施清单、经营单位清单、重点监管单位清单以及重点单位贮存设施清单“五个清单”,强化对危险废物产生、贮存、收集、运输、利用、处置各环节的全程跟踪和信息追溯。
(四)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严格落实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度,落实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第一责任人责任以及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其他直接人员污染防治责任。依法推动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单位,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到2023年底,区内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覆盖率100%。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落实协调联动,加强组织保障
强化政府和相关部门监管责任,合理设立指标体系建立考核机制,督促政府和相关部门落实固体废物环境监管、处置能力保障等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能力建设,确保工作成效。
依靠科技进步,切实发挥“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在工业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中的作用,利用固体废物大数据、无人机测控等新兴技术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环境监管,有效防控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风险。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为主的原则,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工业固体废物减量化技术、设备研发与工业固体废物收运体系和处理处置设施建设的投入。落实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和污染者付费原则,为工业固体废物收运设置提供资金保障。积极争取国家补助或专项资金支持,加快固体废物处置利用技术升级和设施建设。进一步落实固体废物回收利用处置企业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支持引导企业做大做强。
及时发布年度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扩大公众知情权。开展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和环境危害警示教育,加大新闻媒体的宣传和舆论监督力度,建立舆论监督、公众监督机制和举报奖励机制,对查实的举报给予举报单位或个人适当奖励。
搭建政府、企业、公众多方交流合作平台,鼓励建设观光工业式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并接受公众参观,优先支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行业领跑企业改建扩建,推进“邻避效应”问题的防范与化解。
附件下载:
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网站标识码:5000000054
ICP备案号:渝ICP备15010887号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4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