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两江新区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政策解读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两江新区建设健康两江,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需求的重要战略期。在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出台了《重庆两江新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新区卫生健康事业的规划背景、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工作和重点工作、保障措施,是指导和推动健康两江建设目标愿景的纲领性文件。
“十三五”时期,两江新区卫生健康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为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健康保障。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这既是建设“健康两江”,也是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是加快发展卫生健康事业成为新共识,二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给两江卫生健康事业带来新动能,三是新一轮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给两江卫生健康事业带来新活力,四是内外部发展环境变化、竞争加剧给两江卫生健康事业带来新挑战。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为两江新区打造内陆开放门户、重庆智慧之城、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和高品质生活示范区提供坚实的健康基础。
(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满足群众需求。二是坚持改革创新,突破发展瓶颈。三是坚持统筹协调,实现均衡发展。四是坚持公众参与,促进共建共享。
(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本建成“一区一链两高地两中心”,即健康中国行动实践示范区、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链、西部高端医疗资源集聚高地、西部智慧医疗应用高地、重庆涉外医疗中心和重庆医科工协同创新中心。
(一)加大对外开放合作力度,集聚高端医疗资源。一是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二是精心培育发展涉外医疗。三是打造成渝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示范项目。四是引导社会办医加快发展。
(二)做强做实区内公立医疗机构,就近满足群众高品质医疗健康需求。一是优化医疗卫生资源规划布局。二是做强区属公立医院。三是做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四是进一步强化医疗联合体、专科联盟等合作载体建设。五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六是加速优势重点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储备。
(三)升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强化公共卫生安全防控保障。一是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供给机制。二是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平台建设。三是强化感染性疾病救治能力建设。四是优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五是提升区域医疗急救能力。六是慎终如始坚持重大传染病常态化防控。
(四)深入实施健康中国重庆行动,打造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保障体系。一是坚持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长效机制。二是坚持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三是优化妇幼健康服务。四是优化青少年学生健康服务。五是强化慢性病综合防控。六是推进满足老年人群需求的医养融合。七是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八是推进促进心理健康行动。九是全力推进健康管理。十是提升职业健康保护行动。
(五)深化卫生健康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一是推进医共体“三通”建设。二是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三是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四是完善药品耗材集中采购长效机制。五是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工作。六是改革卫生健康行政管理体制。七是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八是完善卫生健康多元化综合监管体系。
(六)优化人口家庭工作,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家庭和谐幸福。一是持续推进计划生育向人口家庭工作转型发展。二是完善人口家庭发展政策体系。三是强化出生人口监测和预警机制。四是加大对计生家庭的关爱扶助力度。五是建立“一老一小”照护服务体系。
(七)实现新兴科技与卫生健康事业的深度融合,建成生物医药全产业链。一是建设两江生命科技城。二是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三链融合。三是持续发展智慧健康产业。四是打造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五是强化智能化在行业管理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六是深入推进智慧医院建设。七是加大医科工协同创新力度。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工委管委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领导,将卫生健康融入新区相关政策。本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纳入新区管委会年度任务和考核体系,建立常态化、经常化的督查考核机制。二是完善配套政策。完善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卫生健康筹资机制,统筹公共预算基建及政府债券各项资金资产,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发展卫生健康事业,积极争取上级各类专项资金和补贴资助。三是强化监测评估。建立规划监测评估机制,完善规划中期和终期评估,加强对规划实施进度和效果的监测评估,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在项目审批、要素准入等方面严格管理,确保实现规划目标。四是广泛宣传引导。积极向全社会特别是卫生健康领域企事业单位和相关从业者宣传规划的重大意义、重大战略、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重大平台,动员全社会支持和参与卫生健康事业,形成共建共享的社会风气,为规划顺利实施营造良好向上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