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或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最佳体验。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有安全风险且无法正常显示。建议您升级或使用其他浏览器。
若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为激发公办中小学办学活力,培养造就基础教育强师,两江新区深入贯彻《重庆市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实施方案》,积极推进教师评价激励机制改革试点,印发《重庆两江新区公办中小学教师评价激励机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创新教师进出机制,创新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创新教师考核激励机制,构建一体化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体系(简称“三创一体”)。通过改革,试点学校打通编制和聘用教师间的身份壁垒,推进教师招聘自主、工作拉通考核、经费统筹使用,实现同工同考核,同工同酬,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充分释放广大教师干事创业活力,促进试点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一、创新教师进出机制,让优秀教师“进得来”
扩大学校教师引进和管理自主权,支持试点学校根据教师管理规范自主建立教师进出制度。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合理招聘使用不同类型的教师,在核定的教师总控制数内,学校自主确定教师队伍规模、结构和类型。一是动态核定学校教师总数。教育局以学年为单位,根据师生比及班级规模确定教师基数,并按照基数上浮不超过10%逐年核定教师总数。试点学校在教师总数内自主选用优秀特色人才、财务、校医、职员等人员。二是扩大学校招聘自主权。编制教师由组织人事部会同教育局及学校共同制定专场招聘方案,试点学校全程深度参与教师招聘工作。聘用教师由试点学校自主确定教师招聘条件、标准及程序,自主选聘。招聘方案和招聘结果报教育局备案,备案后学校与受聘教师签订劳动合同。三是设置优秀人才特色岗位。试点学校自主设置优秀人才特色岗位,鼓励学校探索制定优秀人才用人留人激励政策,采用年薪制等方式招聘在教学领域具有独特才能的教师,带动学校特色发展。四是灵活聘用校外优秀专家人才。试点学校在教师人员经费总额内,在全国范围内优选专业人才、专家、退休教师等人才,聘请为兼职、客座或特聘教师,不占用教师总数,实现对校外优秀教师规范、柔性、灵活使用。五是推动教师岗位能上能下。试点学校按照有关规定完善教师岗位能上能下机制和退出机制,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对教师实行“一年一评,三年一聘”,在三年考核期内按照“一年一评”的累计得分排名,按照排名由高到低在相应职称职级内竞聘岗位,实现岗位能上能下。
二、创新教育教学评价机制,让全体教师“想干事”。
教育局指导试点学校聚焦教师教育教学、立德树人核心工作,建立健全教师教育教学评价制度,经教代会或教师大会审议通过,并向教育工委备案后执行,让教师明确评价标准和努力方向。一是赋予学校教师评价自主权。试点学校成立领导小组,经校内充分酝酿研讨,根据教育教学固定岗位、临时工作、教科研实绩等常规性工作及开创性工作内容,“一校一案”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师教育教学评价制度。评价对象覆盖全体教育教学工作人员,实现对各类教师统一的教育教学评价,按统一标准核定工作量、考核工作成效。二是明确基于岗位特点的基本工作量。试点学校明确各岗位的基本工作量,主要包括学科教师、班主任、干部等固定岗位工作。岗位安排通过教师主动认领与学校安排相结合的方式产生,既确保学校基本教育教学工作有序推进,又确保每位教师岗位工作量不低于国家规定基本工作量。三是突出贡献和实绩导向。试点学校根据办学目标及特色发展需求,确定教师激励事项和工作量计算方式,主要包括临时工作、教育教学质量、获奖等激励性工作,及作出特殊贡献的开创性工作,确保对学校发展做出贡献的教师能够得到更高评价,推动教师集思广益、积极开展创新性工作。
三、创新教师考核激励机制,让每位教师“有收获”
教育局对试点学校人员经费实行总额控制。在经费总额内,试点学校根据教师教育教学评价方案建立教师考核激励制度,将教师评价结果转换成可衡量、差异化的收入,实现所有教师同工同酬,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一是教育局动态核定学校人员经费总额。组织人事部、财政局和教育局根据核定的教师人数基数来核定人员经费总额,并根据学校办学成效、试点开展成效按比例上浮,其中上浮部分人员经费在总额内包干。教师人员经费标准以新区上一年编制教师人员经费平均数为基数、根据办学实际和评估结果动态确定上浮比例:小学上浮比例不超过5%,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初中上浮比例不超过7%,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和高完中上浮比例不超过9%。二是学校自主建立教师考核激励制度。试点学校自主建立“1+N”教师考核激励制度。编制教师的绩效工资及超额绩效全额纳入总量统一考核。其中:“1”为基本工资,教师完成国家规定最低工作量即可获得,试点学校寒暑假没有工作量的教师只有基本工资。此部分工资编制教师按组织人事部核定标准发放,聘用教师参照发放,实现同工同酬。“N”为激励工资,含各类基本工作量和激励工作量所转换成的绩效。基本工作量根据教师承担的岗位工作据实兑现,实现多劳多得。例如试点学校1个教师干了1.5个人的工作,则相应获取1.5个人的工资,实现多劳多得。激励工作量根据教师考核激励制度,结合教育局科研实绩考核结果,试点学校组织开展临时工作、教育教学质量、获奖等激励性工作,及作出特殊贡献的开创性工作评价考核,按照教师考核结果据实兑现,实现优绩优酬。
四、构建教师一体发展机制,让学校发展“动力足”
试点学校将教师评价改革作为学校发展统筹性、引领性全局性工作推进。以评价改革切实激励教师围绕办学目标,团结协同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在教师个人成长、团队发展的同时,优化学校发展生态,实现教师、团队与学校的可持续一体化发展。一是破除教师发展制度障碍。试点学校通过改革,解决了各类优秀教育人才引进、使用和待遇上的难题,促进学校能够灵活引进、使用和激励优秀人才,切实优化了学校的人才结构,助推了学校特色内涵发展;解决了教师类型多,保障和考核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消除了教师“吃大锅饭”的思想,使教师的精力能够聚焦于教育教学工作。二是促进教师协作联动。改革使教师的流动更加便捷通畅,极大的激发了教师成长成才的意愿,形成强大教育教学合力促进试点学校整体发展。试点学校教师深度融入集团总校教研体系,开展沉浸式同步教研,加入“双师课堂”“智慧云校”“教师成长学院”研修,跟进“云班”实时听课研讨;与学科教育教学名师在备课、上课、作业、阶段测试与试题命制、阅卷与考后分析、听课等方面深度融合,切实提高教学教研能力。三是提升教育教学成效。试点学校在通过评价激励教师的同时,通过青年教师工作坊、班主任基本功大赛、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数理化晒课、论文大赛以及解题能力大赛等活动,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广阔平台;通过跨省跨区跨校融合交流培养、实施双轨导师制、开展三级联合教研、开设党员示范引领课等方式为教师发展提供专业支持,从多角度、多维度夯实教师教学内功。一试点学校教师获国家、市区级教学竞赛一二等奖20余人次,论文发表及获奖60余人次,25人次荣获市、区级争光贡献奖、最美教育工作者、最美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另一试点学校自改革以来,学生在学科竞赛、创新作文、科技、体育、艺术等领域获得国家及市级大赛一、二等奖30余次,心理健康教育等受到中央电视台多次报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