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基层政务公开> 环境保护 > 规划信息

[ 索引号 ] 115000005567784755/2023-02382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 体裁分类 ] 规划
[ 发布机构 ] 两江新区管委会
[ 成文日期 ] 2023-08-03 [ 发布日期 ] 2023-08-03

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两江新区“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的通知

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印发《重庆两江新区“十四五”

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的通知

各国有企业,各街道办事处,委机关各部门,各驻区机构,各直属事业单位,各有关单位:

经管委会同意,现将《重庆两江新区“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2023年7月 24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两江新区

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


  

20237



   

一、前言

二、现状与形势

(一)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成效

(二)应对气候变化形势紧迫

(三)应对气候变化开启新征程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主要目标

四、严格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一)发挥碳强度控制引导作用

(二)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三)推动区域协同联动降碳

(四)控制重点领域温室气体排放

五、主动适应气候变化

(一)基于自然解决方案推进城市更新

(二)提升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六、构建现代化应对气候变化治理体系

(一)提高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和监测能力

(二)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治理

(三)完善应对气候变化信用体系

(四)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

七、健全应对气候变化激励约束机制

(一)积极推进气候投融资试点

(二)建立健全政策支撑体系

八、开展应对气候变化试点示范

(一)开展近零碳园区试点建设

(二)开展产品碳足迹试点

(三)开展分布式能源试点

(四)开展氢能源车试点示范

九、强化规划系统衔接和组织实施

(一)做好规划衔接

(二)保障规划实施



一、前言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践行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焦点和世界各国共识,当今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2020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了“30•60”“双碳”目标,表达了中国推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的决心,也为我国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导向性目标。重庆两江新区(以下简称“两江新区”)是我国内陆地区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由国务院直接批复的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积极推动完成两江新区“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是响应国家、重庆市的政策号召,是打造成为内陆开放门户和重庆智慧之城,成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和高品质生活示范区的重要举措。

为推动两江新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根据《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重庆市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编制《重庆两江新区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项目组经过现场走访、座谈调研和资料收集,经过充分研讨,征求意见、专家评审等方式编制本轮《规划》。

《规划》以两江新区直管区(638平方公里)为实施重点,包括都市经济功能板块、水土工业开发新城、龙兴工业开发新城、鱼复工业开发新城、两江协同创新区、保税港区板块、江北嘴板块、港务物流集团板块、悦来板块。本规划基准期为2020年,规划期为2021-2025年。


二、现状与形势

(一)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成效

区域二氧化碳排放持续降低。2019年和2020年两江新区直管区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685.3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和724.4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2019年和2020年两江新区直管区的碳排放强度分别为0.36吨二氧化碳/万元和0.35吨二氧化碳/万元,约为重庆市碳排放强度的一半;2019年和2020年两江新区直管区的人均碳排放量分别为4.46吨二氧化碳/人和3.92吨二氧化碳/人,均低于重庆市人均碳排放量。

低碳产业体系逐渐形成。三次产业结构比由“十二五”期间的1:55:44调整到“十三五”期间的0.9:38.4:60.7,第二产业比重持续降低,第三产业比重持续提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十三五期间,两江新区全区GDP 年均增速达7.5%,基本形成以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四大产业为支撑的先进制造业体系,2020年高技术制造业占工业产值比重达5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PD比重达20%2020年,两江新区直管区形成了汽车、电子两大千亿级支柱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江新区还大力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绿色金融组织体系和产品体系,支持全市绿色项目在两江新区的落地。截至2020年底,两江新区绿色贷款余额约993亿元,绿色债券余额约130亿元。

能源结构优化转型步伐加快。“十三五”以来,两江新区大力推进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积极减少煤炭等化石能源用量,推广分布式光伏等可再生能源。2020年两江新区化石能源消费占总能源消费的比重为62%,化石能源消费中天然气占比达61%,油品消耗占比达30%,煤炭消费占比仅为9%。两江新区先后积极开展了华能三联供项目、悦来生态城、江北嘴CBD区域江水源热泵集中供冷热项目等一系列绿色低碳能源重大项目。根据《重庆市重点用能企业能效赶超三年行动计划》(渝经信环资〔201834号),2018-2020年两江新区14家重点用能企业共计完成节能量15989.19万吨标准煤,完成率166.23%,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低碳城市建设一体推进。十三五期间,两江新区贯彻新建建筑设计和施工阶段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推动绿色建筑品质逐步提升。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培育了西南地区首个近零能耗示范建筑——悦来生态城,形成的江北城CBD集中应用示范片区已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和最大的江水源热泵区域集中供冷供热项目。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扎实开展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新能源车、清洁能源车。新能源车发展方面,两江新区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数量逐年上升,至2020年底的数量已达8194辆;大型新能源汽车登记数量达386辆。2020年,两江新区双溪综合能源站和鱼嘴综合能源站开工建设,作为重庆首批建设的加氢站,均为油氢合建站,每座加氢站设计能力1000千克/天,建成投运后,每天可满足约300辆氢能源公交车或480辆氢能源市政物流车的加氢需求。

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稳步推进。2020年底,两江新区达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城市建成区面积为52.33km2,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31.12%,达到2020年底,城市建成区3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的阶段目标[1]。其中悦来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任务基本完成,建设试点占地18.67平方公里,试点期间实施项目75项,涉及3大流域、28个雨水管理分区,城市水生态系统品质有效提升。两江新区强化长江、嘉陵江自然生态保护,严格河湖岸线保护,以高标准推进两江四岸生态修复、滨水空间建设,完成了沙湾码头景观整治等6个广阳岛周围视线范围环境整治工程,河湖岸线生态修复与治理成效显著。两江新区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直管)59.26平方公里,建成城市公园118个,直管区建成绿化覆盖率达到45.14%[2],圆满完成2020年,直管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的目标。十三五期间,区内不断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强化应急救援队能力提升和应急演练活动。通过应急救援指挥能力建设,建成两江新区安全生产应急指挥平台,并实施联网运行。

低碳工作体系不断健全。“十三五”期间两江新区已经出台了《两江新区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两江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两江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十三五规划》、《两江新区工业绿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等系列纲领性文件为推进低碳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两江新区大力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先后制定了《两江新区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园示范基地试点工作方案》、《重庆两江新区绿色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重庆两江新区绿色项目认定管理办法》。“十三五”期间两江新区共有8家重点排放企业纳入重庆市碳交易体系,区内控排企业均按照重庆市要求完成了每年度的碳排放履约工作。

(二)应对气候变化形势紧迫

能源消费和低碳排放的矛盾日益突出。“十四五”期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战略新兴产业、大数据智能化等重点产业和城镇居民生活、交通等新增用能需求仍较旺盛,将导致碳排放持续增长;两江新区发展迅速,建成区持续扩大,常住人口不断增多,也将带来碳排放的刚性增长。全区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受到限制,区内用电以火电调入为主,不利于自主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供应体系,区域内水、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较差,可供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再生能源非常有限。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碳强度和能耗双控约束将进一步收紧,对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提出更高要求。

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建设待加强。近年来,在全市大环境下,极端天气增多,高温、洪水等极端气象灾害频发,现阶段应对气候变化以减缓为主,对适应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足,工作保障体系待进一步完善。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气候灾害对全区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卫生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和产业培育设施的建设运营造成巨大压力。目前,还有部分基础设施不能完全应对各类极端风险挑战,亟需按照韧性城市建设要求统筹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区域低碳发展积极性亟需加强。全社会气候变化认知总体薄弱,降碳顶层涉及和统筹谋划不足。全区企业参与碳市场金融化程度总体偏低,开发碳资产产品积极性不高。各类重点能耗行业主动参与节能降耗的意愿不强。全民参与绿色低碳活动的积极性有待加强。

(三)应对气候变化开启新征程

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迎来全新局面。“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应对气候变化开起新征程,要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节约优先、生态优先,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中央、国务院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率先将碳排放管理纳入环评和排污许可,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推进到更高层面。

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带来新机遇。“十三五”期间,两江新区积极走在绿色低碳发展的前沿,依托国土空间本地新,开发建设起步晚,经济社会发展快,产业结构转型快等特点,在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及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中勇挑重担,在建设“智造重镇”和“智慧名城”中走在前列,全力打造重庆智慧之城和内陆开放门户,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和重庆发挥“三个作用”的先行示范区。“十四五”期间,两江新区将在西南片区发挥“双碳”工作的引领作用,把握住政策红利,在推动双碳目标的同时,必然有利于助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进入新阶段、展现新作为。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按照市委六届二次全会部署,抓好用实“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清单”,以实战实绩交出生态高分报表,抓好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改革工作,推动党建统领整体智治,健全完善抓党建带全局工作体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打造两江新区成为内陆开放门户和重庆智慧之城,努力成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全方位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一区两群建设,贯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以产业绿色转型,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以气候投融资和绿色金融为依托,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切实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全面开启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新征程。

(二)基本原则

坚持目标导向,综合施策。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为重点,加快推动工业,能源,建筑、交通运输,新型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的节能降碳工作。准确把握两江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统筹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变革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坚持统筹协调,协同增效。按照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要求,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两江新区的生态环境管理工作。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协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强化防灾减灾及风险应对工作,构建应对气候变化现代化治理体系。

坚持创新驱动,示范引领。探索建立应对气候变化协同合作机制,完善管理制度与政策设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以金融引领绿色转型。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创新支撑,加快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产融对接,创新金融产品,推动气候投融资试点。积极探索符合两江新区特点的先行先试,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强化减缓和适应工作推进力度。通过市场、金融、财税等手段,积极引导企业和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三)主要目标

2025年,初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与生态环境保护相融合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新局面,碳达峰基础进一步夯实,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有效提升,气候变化治理能力有效增强。

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得到有效控制。低碳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低碳生产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进一步降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完成重庆市下达目标,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有效提升。城乡基础设施适应能力明显提高,水资源安全得到全面保障,人群气候变化脆弱性显著降低,应对极端天气与气候灾害能力显著提升,预测预警和防灾减灾体系逐步完善,适应气候变化科学知识得到普及。

气候治理能力有效增强。应对气候变化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科技创新水平明显增强,数字赋能深入推进,市场机制有效建立,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

示范试点体系健全完善。低碳发展示范试点全面推进,适应气候变化示范试点积极推动,建成一个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近零碳示范园区,推广气候投融资先行先试、分布式能源试点示范、氢能源车试点示范经验等。

根据《两江新区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指标体系研究报告》,十四五期间共设置应对气候变化重点指标13项,包括综合指标,结构性指标、重点领域指标和气候适应性指标。确定两江新区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指标体系如下。


1应对气候变化指标体系

类别

序号

具体指标

单位

2020

2025

性质

综合性指标

1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b

%

-

由市级下达

约束性

2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b

%

-

由市级下达

约束性

结构性指标

3

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a

%

57.4

70

预期性

重点领域

指标

4

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f

%

由市级下达

约束性

5

数据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

无量纲

新建≤1.25

现有≤1.5h

国家枢纽点≤1.25e

约束性

6

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g

%

100

约束性

7

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d

%

30

≥55

预期性

8

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i

%

60

预期性

9

公共机构人均能耗下降f

%

6

预期性

10

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f

%

5

预期性

气候适应性指标

11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ab

%

45.14

45.5

约束性

12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b

m2

16.17

≥20

预期性

13

建成区海绵城市比例c

%

≥70

预期性

注:

a:《重庆两江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渝府办发〔2021110号);

b:《重庆两江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渝两江党办发 ﹝202154号);

c:《两江新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20222月版);

d:《重庆两江新区装配式建筑发展专业规划》(201912月版);

e:《关于同意成渝地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的复函》(发改高技[2022]88号);

f:《关于印发<重庆市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渝环〔202250号);

g:《重庆市绿色建筑“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渝建发〔202115号);

h:《重庆市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实施方案》(渝发改工业〔2022270号);

i《重庆两江新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20231月)。

【 】内为5年累计数。

四、严格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一)发挥碳强度控制引导作用

1.研究制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研究制定两江新区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明确达峰目标、路线图、实施路径。在全市和两江新区碳达峰行动方案框架下,将碳达峰目标转化为倒逼压力和转型机遇,制定工业、能源、建筑、交通、新基建等5大重点领域碳达峰专项行动方案。

2.推动重点行业企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

根据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成果,识别全区重点行业企业,明确达峰重点任务。鼓励重点行业率先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积极引导重点行业低碳发展,严格控制高碳排放产业盲目扩张。鼓励区内重点能源生产企业(华能两江)开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指导企业制定达峰行动计划,鼓励区内大型国有企业率先实现达峰。鼓励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开展碳中和行动,明确碳中和目标及路径,引导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实现碳中和目标。

(二)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1.以降碳引领产业发展

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深入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智能产业、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协同发展。围绕新基建、高端装备、绿色环保、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推动数据中心建设、5G基站等新基建能效提升和可再生能源电力应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在新兴产业领域培育绿色低碳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2.以降碳引领能源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优先支持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积极支持和鼓励交通领域LNG替代车用和船用柴油,降低全区成品油消费占比。大力发展围绕风电、水能、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的储能装备研发,拓展两江新区氢能源的成果转化和运用。鼓励区内企业或个人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旅游景区、市政交通推广太阳能照明设施。合理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以龙兴园区和水土园区为先导,展开分布式能源的规划和实施。

提高能源节约利用效率。严格执行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完成市级下达的任务目标。推进工业、建筑、交通、新基建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约能源评估和审查办法,抓好重点耗能行业企业节能,推广应用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鼓励企业采用合同能源管理、能源托管等模式实施改造。加快两江燃机二期项目,支持末端用户直购华能两江燃机电厂供应冷、热,提高其能源转化效率。

(三)控制重点领域温室气体排放

1.控制工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

严格落实“三线一单”,坚决遏制“两高”和产能过剩项目建设,限制高碳排放行业规模加快增长,对高耗能行业实施重点监管。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源头防控作用,在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规范开展碳排放影响评价,重点行业开展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持续推动工业领域节能提效,推进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升级改造。支持传统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创新与改造,打造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推进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积极开展绿色制造、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建设。完善循环产业链条,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成果在园区转化。推动园区和企业空间布局合理化、产业结构最优化、产业链接循环化、资源利用高效化、污染治理集中化、基础设施绿色化、运行管理规范化,搭建能源互济、资源共享、废物协同处置的公共平台,促进能量梯级利用、废物综合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工业余压余热和废气废液废渣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区内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园区争创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2.控制建筑领域温室气体排放

强化新建建筑绿色要求。严格落实绿色建筑相关标准,推动星级绿色建筑、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到2025年,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100%。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为重点的装配式建筑,建立健全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部品部件生产等环节的标准体系,开展装配式建筑工程示范。全面推动政府投资项目、市政设施工程项目等采用装配式建筑,稳步提高装配式建筑在社会投资项目中的应用比例。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55%。以悦来生态城等为重点片区,开展高质量绿色低碳示范区建设,引导建筑绿色低碳规模化发展。

强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与功能提升。以商场、医院、学校、酒店和机关办公建筑为重点,推动既有公共建筑由节能改造向绿色化改造转变。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探索节能改造与小区基础设施和建筑使用功能提升改造统筹推进的节能宜居综合改造模式,探索绿色环保的技术路线,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等工作,统筹推动既有居住建筑节水改造[3]

强化建筑领域低碳管理。因地制宜推广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绿色建材等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推进建筑节能低碳管理,推动建立公共建筑运行调适制度,推行建造方式工业化,整合绿色建筑激励政策,引导实行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组织试点实施一批装配式与绿色建筑融合发展项目,强化宾馆、办公楼、商场等公共建筑低碳化运营管理。扩大建筑节能技术和绿色建材应用范围,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消费比重。

3.控制交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

构建绿色循环低碳交通体系。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对外交通中,提高水运、铁路货运比例,推动公转铁、公转水运输,大力发展以水路、铁路为骨干的铁水联运、水水多式联运,降低运输能耗强度。对内交通构建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主导、地面常规公交及水上巴士为辅助、特色公交及其他共享交通方式为补充的绿色公共交通出行体系,实现两江新区30分钟通勤目标[4]。进一步加大常规公交场站建设,满足常规公交停放、维修、保养的需求,实现机场、铁路及轨道枢纽节点与公交站场的高效便捷接驳,提高公共交通覆盖率。鼓励绿色出行,构建步行+地面公交步行+轨道地面公交+轨道为主的城市出行方式。推进智慧交通建设,构建数字化的交通信息采集体系、网络化的传输体系和智能化的应用体系。推动互联网充电设施建设,同步打造智能充电服务平台,构建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加大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力度,持续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推动交通领域能源转型。积极扩大电力、氢能、天然气、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提升地面公交新能源汽车和巡游出租汽车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使用率,持续扩大物流配送车、环卫车、社会车辆等领域的新能源车使用比例。有序推进新能源充电设施建设布局,分类、分区推进住宅小区、办公场所、公共服务区域充电设施建设,完善充电设施服务体系和标准规范。加快推进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淘汰更新,推广电力、氢燃料、液化天然气动力重型货运车辆。鼓励港口作业机械使用LNG、电力等清洁能源,完善船用岸电和LNG加气站等能源供应设施的配套布局。配合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建设,加快淘汰老旧运输船舶、非标准化船舶。加强氢能源汽车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持续优化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布局,将两江新区培育成为氢气制备、储运、检测认证等全产业链核心区。

4.控制新基建领域温室气体排放

加快布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产业与培育发展,高效推进数字新基建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推动既有设施绿色升级改造,推广使用高效制冷、先进通风、余热利用、智能用能控制等低碳技术,提高数据中心能效水平。鼓励对改造工程进行绿色测评。推动新型基础设施领域采用风光、储能等多种能源形式互补的可再生能源系统。简化数据中心供电架构,提高用电效率。两江新区要求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PUE 值(电能利用效率)不超过1.3。到2025 年,现有数据中心PUE 值(电能利用效率)不超过1.5。满足我市相关规划布局、纳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的新建数据中心项目要求PUE 值(电能利用效率)小于等于1.25

5.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

控制区域内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重点关注控制半导体生产过程中含氟气体排放,以水土园区为例,开展园区级含氟气体排放情况统计分析,重点以京东方、东进世美肯、超硅半导体、万国等企业为抓手,展开含氟气体的减排和监测研究,鼓励原料替代源头减氟。进一步提升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率,强化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控制废水处理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

6.增加生态系统碳汇总量

增加林业系统生态固碳能力。有序开展照母山、观音山、龙岗山等城中山体宜林地、荒野地、废弃地人工造林,精准实施退化林修复、林相改造,改善林分结构,增强适生植物的固碳能力,提高森林质量和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防护功能。

增加城市绿化系统固碳能力。恢复滩涂动植物生境,构建生态护坡,打造城市滨河湿地景观公园。激活边角地,见缝插绿,打造以自然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为主体,口袋公园为补充的公园体系,提高森林覆盖率,实现绿韵融城,争取到2025年,新建96个城市综合公园、自然公园、文化公园等各类公园,新建300公里绿道,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0平方米以上,初步建成青山入城、碧水窜绿、城在山中、家在林中的美丽山水公园城市样板[5]

(四)推动区域协同联动降碳

1.“三北地区协同降碳

发挥两江新区的协调作用,充分联合江北、渝北、北碚等地区,共同引领绿色低碳发展,强化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合作,推动两江新区直管区与非直管区统一开展规划建设、产业布局、招商引资,推动全域的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

2.“一区两群协同降碳

深入落实一区两群绿色协调要求,推动万州区与两江新区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对口协调发展,建立协同降碳领域联席会议机制、互访结对机制及人才、技术等合作交流机制,协同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降碳

两江新区将继续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以十项联合行动为抓手,牢固树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理念,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降碳共建,强化与四川天府新区生态环境交流合作,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等领域人才、技术、宣传等合作交流机制,助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品质生活示范区。

五、主动适应气候变化

(一)基于自然解决方案推进城市更新

1.将适应气候变化融入城市空间布局

按照市级部署,开展城市气候变化影响和脆弱性评估,遵循自然,推动城市建设与自然和谐共生。突出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管控作用,强化重要自然保护地、城市生态空间保护。

2.搭建城市生态网络

保护河流水系,开展河道清淤疏浚,修复蓝色脉络。打通交通阻隔、景观破损等生态薄弱地带,构建绿色廊道,加强城市绿地、河湖水系、山体丘陵等各自然生态要素的衔接连通,实现通山达江、蓝绿交织、串联成网,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空间改善城市微气候的功能。以明月湖、堰坪水库等重点湖库生态修复为重点,按照大型湖库、城中湖库分类推进湖库综合治理,坚持自然恢复。以嘉陵江滨江沿线、九曲河湿地公园为重点区域,恢复建设消落带湿地。

3.引入韧性理念推动生态化改造

构建山地立体海绵城市系统,综合采用净、蓄、滞、渗、用、排措施,充分利用地形高差,构建梯级滞蓄、溪水常流、自然补给的活水系统。吸取悦来片区海绵城市建设经验,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发挥建筑、道路、绿地、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和缓释作用,两江新区从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全方位引入海绵城市理念,老区通过对现有水体、道路、绿化的改造升级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推进直管区8个街道成熟片区海绵城市改造建设工作,推动龙盛片区、水土新城等重点区域因地制宜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布置修建初雨设施、下凹式绿地、雨水塘和陂塘湿地等城市“海绵体”。提高重点区域蓝绿空间占比,消减初期雨水产生的面源污染,促进雨水循环利用。到2025年,城市建成区7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指标要求。

(二)提升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1.提升市政基础设施适应能力

针对强降水、高温、雷电、冰冻、大雾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提高城市给排水、供电、供气、交通、信息通讯等城市生命线系统的设计、建设和运行标准,保障基础设施在极端天气气候条件下平稳安全运行。构建可持续的城市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加强山洪防治和雨水治理,保障城市排水防涝安全;两江新区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城市内涝中级以上风险区,基本实现雨污分流,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设施网络完善。

2.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设施建设

加强供水安全保障。全力构建安全、高效、质优、经济的现代化城市集中供水体系,到“十四五”期末,两江新区城区基本普及优质水供水,供水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先进标准。适当扩建两江新区现状水土、悦来和鱼嘴三大水厂,扩大水源供给,保障片区的用水安全。同时考虑城市中远期发展用水需求,扩建规模应超前,为中远期的用水预留空间。同步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供水配套的加压站、调节池、输水主干网、配套的其他应急设施设备等,确保各片区供水系统安全可靠,提高供水系统抗风险能力。

全面建设节水型城市。积极开展节水型社会试点工作,重点是推广节水器具和减少输配水、用水环节的跑、冒、滴、漏,降低管网漏损率。构建水循环系统,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构建市政供水-排水-再生处理-生态补水-市政供水的水循环系统,促进排水体系和水生态修复体系建设,逐步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和梯级利用。扩大再生水利用范围和有效利用程度,体现优质优用、低质低用的用水原则。

3.提升人体健康领域适应能力。

按照市级部署,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健康风险和适应能力评估。制定和完善应对高温热浪、传染病及其他突发严重气候事件和自然灾害的卫生应急预案,提升健康领域适应气候变化应急处置机制,探索建立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监测预警体系。普及公众适应气候变化健康保护知识和极端事件应急防护技能。

4.完善城市灾害风险综合管理系统

建立健全智慧应急平台。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全覆盖的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监测感知网络。加强水环境监测站网体系建设和管理,提高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建设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结合两江新区自然灾害种类和特征,针对地震、地质、气象、水旱、森林火灾等灾害,利用风险评估、趋势推演、多灾种灾害链分析以及灾损评估等各类模型,提升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和预警能力。全面融合指挥信息网与消防指挥调度网、地震监测预警网,进一步开展指挥信息网深度应用、充分释放指挥信息网的优势能力。建设应急管理日常办公和应急救援现场公专统一、平战结合、宽窄融合的应急指挥无线通信网。完善应急管理数据资源体系,建设两江新区应急管理数据治理平台。依托应急指挥信息网,建设应急指挥综合业务平台系统。

大力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摸清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区域抗灾能力。建设应急服务中心,提升全民公共安全意识和安全应急能力。制定基层应急机构和职责、工作机制、应急队伍、救灾物资、应急设施、信息系统等方面的规范,推进基层应急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

开展高水平应急指挥救援能力建设。建设基层移动智能设备小平台,强化非常态下的事件定位、图像回传、音视频会商、信息直报等能力建设。依托重庆市客运枢纽网络、货运枢纽网络以及配套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应急物资综合交通运输保障大通道,综合交通枢纽网络,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化,极大提升应急救援队伍、物资、装备调度转运能力,最大化打通生命救援大通道。

六、构建现代化应对气候变化治理体系

(一)提高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和监测能力

按照市级部署,推动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常态化,全面覆盖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废弃物处理等领域,降低不确定性,加强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确保清单内容和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开展清单重算工作,依据经济普查调整后对历史年度清单报告进行重算,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可比性,为开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明确工作方向和重点。推动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指标纳入政府统计指标体系。适度扩大能源、工业、交通、环境统计等领域统计调查范围,细化分类标准,建立适应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统计体系。推动重点排放单位建立健全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费台账记录。

鼓励区内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涉及电力重点行业的企业,开展能源和工业过程温室气体集中排放监测先行先试,加快技术标准研发与监测结果比对。按照市级部署,结合现有城市空气质量监测基础,开展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浓度监测试点。

(二)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治理

充分发挥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的作用,以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引领,全面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质量改善在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和日常管理方面的协同。通过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强生态环境准入管理、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来进行减污降碳的源头管控;推进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生态建设的多领域协同;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土壤污染治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等多方面协同。研究探索统筹排污许可和碳排放管理,衔接减污降碳管理要求。推动污染物和碳排放量大的企业开展环境信息依法披露。

(三)完善应对气候变化信用体系

推动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信用融合,将碳排放权履约等应对气候变化要素融入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共享环境信用评价信息,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监督检查、资金补助、公共采购、金融支持等领域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根据国家和重庆的要求,建立重点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制度。

(四)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

加强重点领域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全力打造两江协同创新区、礼嘉悦来智慧园、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三大科创平台,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承载区。依托两江协同创新区等创新平台,推动“科创+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促进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加快建设山地城镇绿色建造、氢能开发和储能运用、新能源汽车、智慧网联汽车等领域的创新技术推广和应用。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队伍建设。以两江新区推动碳达峰碳中和为契机,探索开发更加便利的海外科技人才引进和服务管理机制。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在全市普惠政策基础上,积极推进“人才十条”激励优惠政策。在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研发领域,引育创新人才,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加快引进和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领军人才。建立行业部门、用人单位一体化联动的引才专员队伍和工作机制。加快碳排放和碳资产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加强统计核算、新闻宣传、战略与政策应对气候变化队伍建设。在产业、能源、交通运输、建筑、新基建等重点行业主管部门加强节能技术专业人员培养。完善气象人才政策和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建设。

积极营造应对气候变化创新氛围。推动碳达峰碳中和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推动科技成果三权改革、“揭榜挂帅”、科技创新容错免责等重大改革试点。加大市、区两级财政对创新平台基础设施和试验设备的投入。

七、健全应对气候变化激励约束机制

(一)积极推进气候投融资试点

积极推进气候投融资试点。推动两江新区开展气候投融资国家试点,试点范围为两江新区,并以两江新区为重点,辐射带动全市气候投融资发展。两江新区应强化统筹,积极争取政策及资金支持,加大探索和创新力度,筹备建设项目库,强化产融对接,不断完善推进机制,大力推进典型项目落地,使更多社会资金投向绿色低碳产业和项目,推动形成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全国率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气候投融资“两江经验”。先后建立一套具有两江新区特色的试点政策标准体系,建设气候投融资项目库,推动一批示范项目落地,培育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气候投融资金融产品,完成一批气候友好型项目投融资,拥有一批活跃的气候友好型投融资主体,形成可持续的气候投融资发展模式。

推进绿色金融先行先试。开展金融服务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试点,引导金融资源支持高效节能装备制造、先进环保装备制造、资源循环利用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和绿色船舶制造。实施金融服务产业园区绿色升级示范工程,在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先行先试,支持清洁能源替代、低(无)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原辅材料替代、废气废物治理及资源化综合利用、零碳工业研发和示范,推动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开展金融支持绿色建筑试点,重点支持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装配式建筑开发与使用,创新融资服务,支持既有建筑节能及绿色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绿色建材生产与使用、区域集中供冷供暖设施建设等[6]

(二)建立健全政策支撑体系

区级财政加大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投入力度,对重点行业、重大项目给与引导性资金支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完善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政策,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力度,发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和气候投融资试点的作用,充分利用碳减排金融支持工具,统筹利用各类资金政策。充分利用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严格实施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峰谷电价、阶梯气价等,支持区内绿色低碳企业快速发展。

对于纳入全国碳排放权和重庆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点排放企业做好相关碳交易知识培训工作,提高企业参与交易的积极性,推进控排企业年度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清缴工作。鼓励区内机构、企业、团体和个人开发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并参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交易。鼓励区内满足条件的包括非水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交通领域的二氧化碳减排,污水处理等方式的甲烷利用等项目申请“碳惠通”项目;鼓励居民通过碳惠通平台参与绿色交通、低碳社区、资源节约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场景互动,实施个人的减碳行为,获取碳积分。

八、开展应对气候变化试点示范

(一)开展近零示范建设

1.近零碳园区试点

按照市级部署,开展近零碳园区示范建设,落实《重庆市近零碳园区建设指南(试行)》,争创1个近零碳园区。加强产业园区低碳规划,优化园区产业链和生产组织模式,建设园区低碳能源供应和利用、低碳物流、低碳建筑支撑体系,探索低碳产业园区管理模式,试点园区碳排放强度达到同类园区先进水平。积极打造悦来国际会展城、两江协同创新区、果园港、礼嘉智慧公园、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等生态环境较好、基础条件较为成熟的区域争创近零碳园区

2.其他近零碳示范试点建设

在两江新区开展商业、景区、校园、社区等范围的近零碳示范试点。选取代表性的商店、景区、校园和社区,通过低碳理念引领建设,培育低碳文化和生活方式,推行低碳化运营管理,推广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建设高效低碳的基础设施,加强节能、可再生能源等新技术应用,推动试点工作取得成效。

(二)开展产品碳足迹试点

以两江新区汽车制造行业和电子信息行业的龙头企业为样本,研究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企业在产品设计、原材料选择、采购、制造工艺、包装、运输、回收处理全过程碳排放情况,提出碳足迹的核算指南;开展产品碳足迹研究,建立产品碳排放因子数据库建设,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示范,搭建行业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以碳足迹为基础的产业链碳排放研究。

(三)开展分布式能源试点

积极推进分布式能源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园区(龙兴和水土园区)和企业,开展分布式能源建设。将两江新区区域型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纳入全市电力发展规划,对区域内用户直接实现“冷热电”三联供,节省输配电等“重资产”设施的建设成本,提高能源综合利用量。鼓励企业通过建设分布式能源站,为企业提供稳定的电、热供应,且通过余电上网,可为周边企业提供优质清洁的能源,降低园区企业的用能成本,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开展氢能源车试点示范

两江新区引进和培育了明天氢能、德燃动力、江苏清能等一批燃料电池产业的核心企业,落地了全国首个国家氢能动力质检中心项目,初步构建了氢能基础设施的建设、燃料电池等氢能设备及产品研发、检测服务的氢能产业链条。两江新区将继续在氢能源汽车的研发、推广、应用上加大投入,积极推动产品的商业化进程,加快氢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引进氢能源产业龙头企业。两江新区将重点在公交车、观光车、物流车、乘用车等领域进行氢能源车示范应用。

九、强化规划系统衔接和组织实施

(一)做好规划衔接

1.做好规划衔接

加强与市级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区级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其他相关重点领域发展规划的衔接,确保规划各项任务得到有效落实。

2.开展跟踪评估

两江新区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估。

(二)保障规划实施

1.加强组织领导

组建两江新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各部门落实任务分工,有序推进。

2.强化统筹协调

加强对应对气候变化重大事项的动态跟踪和定期协调推进,建立跨部门工作推进机制,推动各领域资源整合利用和信息数据共享。分解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加大资金投入

强化财政资金统筹,有效整合资源,加大应对气候变化财政支持力度。对符合财政专项资金、预算内基建投资,以及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的气候友好型项目给予积极支持。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推动气候投融资工作,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

4.严格考核监督

建立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定期对行业主管部门和平台公司进行评估考核。强化责任追究,将专项规划落实情况纳入生态环保督察。对不作为、乱作为和失职失责的单位,责令限期整改,对有关负责人进行约谈,典型案例及时曝光。


[1] 《两江新区城市排水(污水、雨水)设施及管网“十四五”建设规划》

[2] 《两江新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

[3] 《重庆两江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4] 《重庆两江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

[5] 《重庆两江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6] 《重庆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202281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我要写信
  • 版权所有: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
    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网站标识码:5000000054
    ICP备案号:渝ICP备15010887号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4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