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或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最佳体验。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有安全风险且无法正常显示。建议您升级或使用其他浏览器。
若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快递小哥变身治理“移动探头”、守护老年居民“一键触达”......目前,大竹林街道建强用好“141”基层智治平台,全方位、多举措以“数智赋能”破题基层治理,用“最小投入、最需场景、最好赋能”的巧思统筹推进“党建统领+数字治理”融合场景,让数字化发展成果惠及辖区居民。
“我们围绕‘实际需求、实用功能、实效成果’将群众‘急难愁盼’精准落地为数字场景,将其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质感,交出一份基层智治有温度的答卷。”大竹林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以来,街道通过数字化手段办理群众急需处理事件等4759件,解决多跨疑难问题109件,按期办理率100%。
快递小哥为社区“放哨”
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大竹林街道将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纳入街道“N力量”,打造“竹林骑哨”特色品牌,累计摸排229名骑手为社区治理放哨。他们穿梭于街头巷尾,用随手拍上报隐患、传递民情。
例如,星汇社区一名顺丰快递员发现居民疑似遭遇电信诈骗后,通过“基层智治”小程序实时上报,指挥中心联动平安办、派出所及时介入处置,成功拦截财产损失。
今年,街道“N力量”累计上报事件361件,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不断高涨。
为文物安全装上“智慧护甲”
AI守护百年文物
位于两江新区大竹林街道的蹇氏家族墓地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对研究明代丧葬制度、重庆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为加强文物保护,大竹林街道协调两江新区公安分局创新引入AI工具,在墓地周边布设智能感知设备,24小时实时监测文物周边环境。
一旦触发预警,数据即时推送至两江新区公安分局及大竹林派出所,公安部门联动大竹林街道社区网格员通过“警网融合”机制实现处置闭环,以数字化方式助力文物传承。
银龄守护“一键触达”
让科技有温度,让养老更安心
在紫竹苑社区,守护家中老人更安心——子女手机端的“一键守护”、健康管理师的云端问诊、家中电视屏的“安心签到”,共同编织成一张银龄服务网。
例如,78岁高龄且独居的张爷爷使用了智能睡眠感应床垫,躺上时能以毫米级精度捕捉他的每一次呼吸起伏和心跳节律。
当发现其夜间呼吸骤停时间超过日常范围系统时,单次预警触发电话回访提示,并同步预警给其家人;如连续两天数据异常,将触发黄色警报,通知社区家庭医生上门检查,叮嘱夜间紧急情况使用床旁呼叫器或电视呼叫救助......这样的场景,正是大竹林街道紫竹苑社区“家庭+社区+医疗”智慧银龄服务的生动缩影。
目前,紫竹苑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已累计服务健康管理100人,血糖监测792人次,睡眠监测1275人次,处理睡眠异常数据5095条,协助就医65人次,覆盖骨骼筛查137人次,预防性治疗21人次。
救助核查“云端服务”
数据跑腿按下惠民快进键
以往,困难群众救助核查存在流程多、耗时长、跑腿累等情况。如今,大竹林街道依托基层智治平台打通跨区协作壁垒,救助核查跨区协作从“车马慢”升级为“云接力”,实现“一键穿透、数据共享”。
今年1月9日,当两江新区大竹林街道向北碚区蔡家岗街道发起一困难群众情况核查后,居民居住地所在的蔡家岗街道在2日内完成该对象的生活状态核实并反馈了核查情况,惠民政策落地周期缩短70%。
“未来,要精准推动竹林社区学院、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AI赋能场景落地,让每一个摄像头都成为‘民生哨点’,每个应用场景都变成‘暖心窗口’。”大竹林街道党工委书记陈锋说道。
外卖小哥成为风险排查治理助手、让独居老人便捷享受照料......大竹林街道正推动数字化与人文关怀深度交融,探索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的竹林经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即将离开“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