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或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最佳体验。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有安全风险且无法正常显示。建议您升级或使用其他浏览器。
若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近日,《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认定命名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决定》发布,重庆两江新区大竹林街道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文明是城市的底色,更是街道发展的灵魂。大竹林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将文明融入基层治理,用“思想铸魂、文化润心、服务惠民”的组合拳,绘就出一幅 “人人参与、事事文明、处处和美”的鲜活图景。让我们走进这片热土,看文明如何从蓝图变为实景。
铸魂塑形:让思想灯塔照亮文明征程
大竹林街道以理论学习铸魂、以榜样力量塑形,双轮驱动构筑文明建设新高地。街道将“三会一课”与“学习强国”平台作为思想根基,打造“竹林声声”宣讲品牌,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各社区党委书记、各行各业先进典型、专家学者,开展 “六进六讲”宣讲活动千余场,受众5万余人。
▲大竹林街道党工委书记陈锋作专题党课
2025年4月,第四届“感动竹林十大人物”评选落下帷幕。社区民警王小敏把“小事”当大事,让“难事”变暖事,居民邓超丹被意外改写人生,却用坚韧重绘生命底色,“绿色造梦师”邬蓝飞历时7个月让老厂区焕发新生……十位来自大竹林街道不同领域的普通人,用他们的坚守、奉献与热爱,编织成照亮街道的星光。
▲第四届“感动竹林十大人物”颁奖典礼
这是街道挖掘先进典型的缩影——83位竹林好人、竹林先锋走上舞台,35名各级榜样如群星闪耀,更有“全国劳动模范”青增泰、“重庆好人”周遵兰走向全国、全市,让“崇德向善”成为街头巷尾的热词。
▲“榜样面对面”微宣讲活动
不仅如此,大竹林街道还邀请辖区各行各业先进典型开展“榜样面对面”微宣讲活动,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以“真人真事真感情”的沉浸式宣讲传递榜样力量,形成“选树一个、带动一片、影响一方”的涟漪效应。
枝叶关情:让民生温度丈量文明刻度
“现在办社保不用东奔西跑,一个窗口全搞定!” 在大竹林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王大爷连连称赞办事效率高效便捷。街道首创的“温馨360”服务,打造一站式“综合窗口”,实现“一岗通办”,成为文明落脚于民生的生动注脚。
▲汪家桥社区卫生服务站升级改造
▲社区安装智能充电桩
卫生服务中心改造升级,让居民“家门口”就医有“医”靠;严把社区食堂安全关,守护社区的“烟火气”;星汇社区修好百姓通行的“便民路”,也架起沟通居民的“暖心桥”;水竹苑社区为居民安装智能充电桩,让居民生活既安全又便捷……
▲大竹林街道党工委书记陈锋走访信达国际金科物业
▲“大美竹林 企业推介周”活动现场
围绕企业服务,大竹林街道迭代升级“招落服育”一体化服务机制,坚持“三化”扫楼、“三双”服务、“三资”融合,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十条举措》,开展优秀企业推介周活动,为企业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全流程的一站式服务。
大竹林街道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服务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方位、多维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让辖区居民在高质量发展中享受更多实惠,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共治共享:让文明基因融入城市肌理
春日的金海湾公园,紫竹川江号子社团激昂的号子声唤醒了滨江步道。在竹林社区学院,5大社团联盟、180余个兴趣小组,5000余名居民在艺术、体育、文化的氛围中找到归属感。街道打造的“竹林骑哨服务联盟”,不仅是一个服务平台,更是一个共建共享的平台,更多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成为“N”力量,为“大美竹林”建设注入新动能。
▲竹林社区学院书画社团团员
被邀请参加市政协送春联活动
▲“竹林骑哨”爱心托管班
▲“新星青年计划”见面会
打造“新星青年计划”就业实践品牌,让200多名大学生在企业实践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与四川天府新区兴隆街道的共建共治,让成渝文明之花在交流中绽放。
▲志愿服务
1.7万余志愿者构成的“红色网格”,是文明的神经末梢:普法志愿者在宪法日摆摊设点,环保志愿者沿金海湾公园捡拾垃圾,社区爱心食堂为独居老人送餐上门……3000余场志愿服务如细雨润物,让“我为人人”成为生活日常。
大竹林街道构建起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文明建设生态。在这里,社团联盟激活居民自治活力,志愿服务网络延伸文明触角,区域合作机制打破治理边界,文明实践从单一行动转化为多元共振的社会自觉,共同勾勒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鲜活图景。
下一步,大竹林街道将持续深化文明建设,强化党建引领与文明创建融合,让理论传播更贴近群众、榜样力量更广泛辐射;聚焦民生服务提质升级,依托数字化手段优化政务流程,推进更多惠民工程落地;培育文明特色品牌,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区域文明共建协同化,让文明风尚浸润每寸土地,为城市文明建设注入更多竹林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即将离开“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