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街道> 大竹林街道办事处 > 便民公告

[ 索引号 ] 115000005567784755/2024-00950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教育 [ 体裁分类 ] 提示警示
[ 发布机构 ] 两江新区管委会
[ 成文日期 ] 2024-04-30 [ 发布日期 ] 2024-04-30

公办小学“三对口”!2024年重庆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发布

429

重庆市教委发布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

2024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

涉及入学方式、报名时间等

一起来看看

↓↓↓

一、公办学校“三对口”入学、民办学校报名入学

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公办小学新生入学实行“三对口”,即学龄儿童与父母的户口、房屋产权证明和实际居住地一致,在对口学校入学:农村地区以学龄儿童户籍为主要依据,在对口学校就读;适龄儿童、少年因父母无自购房,自出生日起户籍一直挂靠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与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招生服务区常住的,视为符合“三对口”入学条件。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实行报名申请入学。各区县教育部门要按照辖区内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核定招生计划,不得超计划招生。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报名人数小于或等于招生计划的,采取登记注册方式直接录取;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由区县教育部门统一组织电脑随机摇号,全程接受监督。

具体实施办法由各区县教育部门制定并监督实施。未被民办学校录取的学生,应进入所在区县公办学校录取体系。

二、烈士、公安英模子女,由居住地教育部门按政策规定安排入学

(一)随迁子女入学

推进“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由各区县教育部门根据适龄儿童少年实际居住地、结合周边学校布局、办学规模和实际招生情况,统筹安排在公办学校或以政府购买民办学校学位方式入学就读。各区县要认真落实《居住证暂行条例》关于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和有合法稳定就业、住所等规定要求,全面清理取消不合规的随迁子女入学证明材料及其时限要求,不得要求提供户籍地无人监护等无谓证明材料,确保符合国家《居住证暂行条例》基本要求的随迁子女应入尽入。

(二)残疾儿童少年入学

(1)大力推进融合教育,优先采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方式,就近就便安排适龄轻度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2)中、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安排至特殊教育学校就读;

(3)对需要专人护理、不能到学校就读的安排送教上门,依法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注:极个别情况特别严重的残疾儿童、少年,须按相关规定依法办理缓学手续。

(三)其他特殊群体子女

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烈士、公安英模、一至四级因公伤残军人、一至四级因公伤残公安民警、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援藏干部、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在渝工作的外籍专家等,其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按照相关规定,由居住地教育部门按政策规定安排入学,稳步有序做好特殊群体子女就学工作。

政府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按照《新重庆人才服务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执行。

三、57日开始子女信息维护,63日起报名

(一)子女信息维护

202457日至531日,所有申请2024年秋季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的学生家长,按区县分批次登录“渝快办”网站(https://zwykb.cq.gov.cn)教育入学一件事专栏或“渝快办”APP教育入学一件事专区,对户籍地址、居住地址、监护人手机号码等入学相关信息进行填写,在线完成子女信息维护。如发现有关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家长应凭有效证件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并修正。

(二)正式网上报名

202463日至629日网上集中报名,符合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家长,按区县分批次在专栏或专区进行入学报名。其中,民办学校报名时间为617日至619日,公办、民办学校只能填报一所,不能兼报。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由区县教育部门于620日统一组织电脑随机摇号。被民办学校录取的学生须在6201800前登录系统进行入学确认;未确认的,视为自动放弃。未被民办学校录取的学生,621日至629日回到公办录取体系进行网上报名,保证公办学校“兜底”,防止学生辍学。

(三)网上审核录取

对已完成正式网上报名的适龄儿童少年及家长,各区县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在10个工作日内对相关证件材料和报名信息逐项进行核验。全市所有区县应在710日前完成入学审核验证。

(四)结果查询确认

各区县教育部门要根据本地招生工作安排,完成网上报名信息核验后,及时告知家长通过登录专栏或专区查询报名录取结果并予以确认。全市各区县适龄儿童和家长应在715日前完成入学确认。

(五)发放入学通知

2024720日前,各区县教育部门或学校将通过“渝快办”陆续发放电子入学通知书,生成入学“报到码”。

家长可以对入学通知书进行查看、下载、打印,并按学校通知办理入学手续。

更多内容

一图读懂

↓↓↓

来源:市教委官网、华龙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我要写信
  • 版权所有: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
    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网站标识码:5000000054
    ICP备案号:渝ICP备15010887号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404号
  • 您即将离开“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