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或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最佳体验。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有安全风险且无法正常显示。建议您升级或使用其他浏览器。
若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2022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两江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科技创新为“一号工程”,走“科创+产业”的路子,持续聚焦科技创新、突出产业创新、推动协同创新,打造山清水秀更美更高品质的自然生态,构建全要素全链条的创新生态,在“十四五”起步之年取得良好开局,为新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建设提供了源源不竭科创动能。
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两江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在全市率先突破600家大关,达到603家,科技型企业数量达3329家,新引进科研院所10家,集聚院士团队14个,R&D投入强度全市领先。
顶层设计不断优化
2021年6月16日,两江新区发布了包括《两江新区关于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 深入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重庆两江新区打造产业创新高地行动计划》《高标准打造两江协同创新区2021年重点任务》等1+2政策体系,硬核推动科技创新。
《实施意见》包括了6个方面,共22项重点任务。其中,两江新区将以两江协同创新区为核心,联动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和礼嘉悦来智慧园,发挥三大创新平台引领示范作用,提升鱼复、龙兴、水土三大新城的产业创新支撑功能,加快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创新,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的集聚度、活跃度、开放度、贡献度、辐射度。
而《行动计划》则明确到2023年,两江新区将完成打造产业创新高地的阶段性目标。据介绍,阶段性目标包括制造业创新能力明显、服务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产业创新基础能力更加坚实、组织模式更加优化、生态体系更加完善5个目标任务,每个目标任务均进行了指标量化,并围绕目标任务明确具体行动方案。
除此之外,两江新区出台了包括《重庆两江新区促进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试行)》《重庆两江新区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政策(试行)实施细则》《重庆两江新区促进知识产权发展办法》《重庆两江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创新驱动发展政策。
“这些政策将促进两江新区紧紧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进一步加强关键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等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为重庆创新驱动发展贡献力量。”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洁说。
新的一年,两江新区将进一步抓好科技创新战略统筹,在强化科技创新顶层设计的同时,推动协同创新区、新材料产业功能区“链长制”工作,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链创新链紧密结合。
两江新区还将着力完善创新政策体系,出台促进双创载体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政策,引导企业和院所将创新资源投向新区重点发展方向。
三大创新平台活力迸发
科技创新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平台的完善。近年来,两江新区先后打造了两江协同创新区、礼嘉悦来智慧园、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等3大创新平台,促进区内创新活力全面迸发。
在两江协同创新区,40家国内外一流大学大院大所齐聚于此,1700余名高端科研人员在明月湖畔共同谱写创新篇章,目前已建成科技研发平台110个,完成成果转移转化120余项。
重庆摩方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微纳增材制造技术产业化项目在去年的2021明月湖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中一举夺魁。
摩方精密副总经理邹斐表示:“两江协同创新区科研资源的富集优势让我们能够融入一个开放合作、技术互动、资源互通、研发创新的生态体系,资源富集,让我们有了扎根的理由。”
除了摩方精密,全国首台残余应力全自动检测设备亮相西工大重庆科创中心,国内首艘L4级别无人驾驶游船在这里首航,北理工重庆创新中心柔性防爆产品将在重庆量产……
目前,围绕新能源及智能汽车、机器人及高端装备、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量子信息、空间通信、人工智能、新型材料、生命科学等两江新区重点产业,两江协同创新区已建成科技研发平台90余个,培育孵化企业66家。
而礼嘉悦来智慧园则重点推进“科技+应用”,全面完成2021年智博会场馆任务,智能制造场景体验成为展示重庆“智造重镇”的风采的窗口,也成为国内外大数据智能化创新的经典案例。
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抢抓国家数字经济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双核心区”建设机遇,累计注册数字经济企业超过7000家。
发力产业创新
两江新区是重庆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的主要聚集地,在产业创新方面拥有非常良好的基础和广阔的应用场景。近年来,两江新区坚持“科创+产业”发展道路,产业创新虹吸力不断增强。
一方面,两江新区正找准科技研发和产业发展的结合点,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政府统筹作用,形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格局。
2021年,两江新区先后引进了重庆纳米金属研究院、南京大学、北大博雅正链、国家工信安全中心西部中心、大陆集团软件与系统开发中心、苏州医工所、丰鸟无人机研究院、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等10个重点项目,创新资源进一步聚集。
其中,丰鸟无人机是顺丰集团旗下的大型无人机技术和服务提供商,于2017年成立,围绕无人机的研发与运行、市场运用进行布局。
“2020年,我们与合作单位共同研发的‘两江号’FH-98,便在宁夏和内蒙古之间完成了载货实地飞行,目前该机型已有多架投入使用。”丰鸟无人机孵化中心负责人王仁龙说,“接下来三年间,我们将陆续完成6款机型的研发。”
“随着运输无人机需求的增加,我们还有可能立足两江新区打造无人机生产线、测试基地,形成从研发到生产的全产业链条,成为全国中大型运输无人机的‘领头羊’企业,带动两江新区无人机产业蓬勃发展。”王仁龙说。
同时,两江新区还在加快传统产业创新发展,推动汽车、电子等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依托“六国九地”的研发布局,位于两江新区的长安汽车已经成功掌握600余项智能化核心技术和近400项新能源核心技术,推动其成为中国自主品牌的领军企业之一。
在推动产业创新的过程中,市场主体的作用尤为重要。2022年,两江新区将加大创新主体培育力度,同时提升项目产业孵化能级,依托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两江协同创新区等打造大孵化社区、大型孵化园等新型孵化载体,做大初创企业数量,完善新区全链条孵化体系。
完善科技创新配套体系
两江新区近年来围绕知识产权、科技金融、政务服务等方面先行先试,让创新资源在城市中高度集聚,完善的创新链满足了各类创新企业全方位的需求,创新生态充满活力。
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生态中的重要一环。两江新区引入国家知识产权局重庆代表处、重庆市专利云平台等10余个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并启动了知识产权国家试点园区建设工作。
数据显示,2021年前10个月,两江新区直管区专利申请7431件,同比增长41.6%,发明专利占43.7%;专利授权5033件,同比增长45.1%;有效注册商标新增5862件,同比增长40.3%。
科技金融方面,截至2021年11月,两江新区科创股权基金共投资科创类项目13个、总投资16.94亿元,同期各项科技金融产品申请企业241家、申请金额11.25亿元,已放款企业127家、放款金额4.72亿元,撬动银行商业贷款1.68亿元。
此外,以简政放权为核心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两江新区最大限度为“双创”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两江新区依托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等,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人才流动、加强协同创新、推进开放共享等方面建立“双创”政策集中发布网络体系,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两江新区将继续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更加突出产业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加快集聚高端创新要素,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努力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