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或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最佳体验。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有安全风险且无法正常显示。建议您升级或使用其他浏览器。
若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
关于渝北区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
第235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许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预付式消费监督管理的建议》(第235号)收悉。建议中指出的预付消费各种乱象、监管方面等问题确实存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切实可行,感谢您对商务工作特别是对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监管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支持。我委对您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结合当前情况和下一步改进意见,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监管现状
自2012年《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商务部令2012年第9号)实施以来,各地积极认真执行,强化对单用途商业预付卡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一定效果。2019年下半年,市商务委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单用途商业预付卡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渝商务〔2019〕334号)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单用途商业预付卡信用分级监管工作的通知》(渝商务〔2019〕516号),我委在切实加强单用途商业预付卡风险防控、严格备案条件、开展整治排查、加大信用监管、完善信息公开等方面也取得积极成效。但是,单用途商业预付卡领域仍存在违规发卡等风险隐患,甚至有涉嫌利用发行单用途商业预付卡进行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行为。加强单用途商业预付卡风险防控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囿于现行法律法规的局限,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监管仍然面临相当大的困难。
二、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监管存在盲区。从国家层面看,现行单用途预付卡管理法规仅有《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商务部令2012年第9号),只适用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三大行业中的商贸企业,个体工商户、合伙企业等均不在监管范围。此外,与商贸服务业相关的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交通(运输)、旅游(门票)、教育(辅导)、医疗(体检)等行业发行的单用途预付卡,相关行业管理部门没有制定相应法规和管理制度,导致在某些行业和领域存在监管盲区或监管真空。
(二)监管难度增大。随着互联网经济、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预付卡经营方式由实体卡开始向虚拟卡转变,经营模式由单一商业经营向混合经营发展,经营范围由立足市内向全国,甚至海外延伸。当前,一些美容美发、家政服务等个体工商户逃避备案监管,采取打折、赠送等方式发卡圈钱,一些互联网企业利用网购平台充当买卖中介发售预付卡,圈钱跑路风险难控,甚至涉嫌进行非法集资和诈骗活动。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监管难度增大,监管重点由防范公款消费、乱发福利、行贿受贿向风险防范转变,由防止购卡者违规为主向防止发卡者违规为主转变,由排查备案为主向审慎备案为主转变。
(三)处罚力度不够。《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属部门规章,法律层级较低,对违反法律规定情形的处罚上限仅为3万元。如果发卡企业涉嫌利用发卡进行非法集资和诈骗,金额少则几十万多则几千万上亿元,最高限3万元的处罚力度缺乏震慑力,企业违法成本太低。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政策指导,构建差异化监管服务规则。由于预付式消费涉及的行业领域广阔,不宜采用“一刀切”监管方式,两江新区将针对行业特点,制定差异化的管理规则。一是规范发卡条件,特别是对收取预付款金额较大的经营者,要进行经营能力评估,适当设置准入门槛,提前化解风险。二是规范发卡行为,对发卡金额上限、使用期限、合同约定、风险提示等方面明确规定,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三是规范资金使用,消费者的预付资金,经营者只能用于其主营业务发展,坚决杜绝将预付资金用于金融市场风险投资。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日常监管。一是严格备案登记。落实好《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的备案管理、资金存管、信息报送等基本制度,强化对备案资料(章程和购卡协议)的审查,严把备案登记关口,审慎甄别发卡模式,严防超范围备案。二是加强定期排查。高度关注发卡企业大幅折扣发卡,预收资金余额、存管资金快速变动、停止报送业务数据和不再续约保证金保险或保函等情况。每半年排查一次,对备案数量多、有风险点的每个季度排查一次,保持日常监管的常态化、动态化。三是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尽快建立单用途商业预付卡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商务与市场监管、公安、金融等部门协调,推进形成监管合力,及时沟通相关情况,对超范围涉嫌利用发行单用途商业预付卡进行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企业严厉惩处打击。四是完善信用监管机制。以发卡企业备案信息为基础,综合发卡企业预收资金管理、业务信息填报、日常执法检查、群众举报投诉等情况进行信用分级管理。建立负面清单和黑名单制度,研究制定发卡企业“黑名单”认定标准,加大对“跑路”等严重失信行为的震慑力度。五是建立信息公开机制。加大对单用途商业预付卡法规和案例的宣传力度,适时发布预警提示,曝光、惩治一批违法失信企业。
(三)落实治本举措,防范化解风险。一是精准治理,开展专项整治。两江新区各行业主管部门将进一步梳理各领域企业发(售)卡情况,及时掌握发(售)卡企业经营动态,进行分类指导和监管。二是加大与银行保险监管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力度,化解预付式消费中存在的金融风险。两江新区将在部分行业领域试点预付资金第三方存管,动态掌握预付资金流向,防止经营者违规挪用存管资金,探索扩大推广三方存管的可行性;在部分行业领域引入预付资金的强制商业保险,发挥商业保险平衡稳定市场的调节作用和风险补偿的兜底作用;对有严重不良记录的经营者进行严格监管,限制开展预付式消费经营,杜绝其利用预付式消费模式进行诈骗活动。对实际存管预收资金或缴纳保费不到账、资金存管比例不达标、保函或保证保险失效或不足、金融机构未确认资金保障状态等问题,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三是强化执法,加大监管力度。两江新区市场监管部门将重点查处美容美发、洗浴等纠纷频发行业,严查未与消费者订立合同、资金管理不规范等行为,打击企业无照经营、虚假宣传行为,从严处罚一批违法违规案件,防范化解风险。
(四)加大宣传力度,引领理性消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现代服务业局将发动商贸流通企业紧扣单用途卡主题,普及社会信用消费理念,切实加强舆情监测和引导,强化过程监管和风险提醒,加强警示教育,提示消费风险,正确引导消费者合理、理性消费。
此答复函已经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秦淑斌审签。对以上答复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填写在回执上反馈渝北区人大人代工委。再次感谢您对两江新区管委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对我们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此复
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
2020年8月5日
(联系人:周姗姗;联系电话:023-6321926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即将离开“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