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或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最佳体验。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有安全风险且无法正常显示。建议您升级或使用其他浏览器。
若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类 别:重庆市渝北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建 议 人:谭于
△建议标题:关于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管理的建议
△办理单位:两江新区管委会
△建议内容:
关于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管理的建议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是重要的国家资源战略,也是推动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如期实现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为了实现资源再利用,减轻环境污染,国家先后推出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迅速,数量增加较快。虽然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在中国已有数十年的高速发展,但目前仍处于行业优化阶段,行业管理不规范、站点布局混乱、行业形象差、安全隐患突出、违法堆放占用市政设施、影响市容环境等现象突出,成为行业发展痛点和城市管理顽疾。两江新区作为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正值全面开启二次创业、奋力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着力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的当下,加强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的规范管理迫在眉睫。
一、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现状
以两江新区翠云街道为例,辖区内共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5多家,回收站点网点28个,从业人员约139人。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小门店居多。据调研,经营面积在50平方以下的有22家、50-100平方的5家、100平方以上的经营户6家。
(二)无照经营居多。据调查,无照经营的达到9家,占总数的27%。
(三)占道经营严重。据排查,所有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网点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占道经营(堆放)现象,占道经营(堆放)高达100%。
(四)市容环境脏乱。据观察,由于转运不及时、乱堆放等原因,造成周边市容环境较差的站点达到29家。
(五)群众投诉较多。据统计,2022年,就翠云辖区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各类相关投诉高达21件。
(六)安全隐患突出。据摸排,翠云辖区存在安全隐患的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网点28家,占比84%。
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管理问题
(一)市场集约化程度较低
2019年,商务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发布《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再生资源入行只需工商注册登记备案,就可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活动,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及从业人员迅速猛增。一些对相关政策缺乏了解以及环保、安全意识薄弱的社会人员也纷纷布局市场,造成回收网点无序发展,呈现出“人员分布较密集的区域经营过剩,较稀的区域回收站点不足”的特征,不利于行业持续长远发展。
(二)城市秩序监管力度不够
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网点大多沿街布局,紧邻城市道路或者人行道路,大多存在占道经营、占道堆放现象。城市管理部门可以按照《重庆市市容环境管理条例》、《重庆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相关条款,对可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网点占道经营、占道堆放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但是,据向城管部门了解,我区对再生资源站点网点违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多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2022年,8个街道对再生资源站点网点进行行政处罚的案件不超过10件,罚款金额较少。由于违法成本较低、执法未形成威慑力,致使可再生资源行站点网点违法行为普遍存在,屡次反复违法现象突出。
(三)安全隐患治理问题突出。在安全生产培训方面,大部分未将可再生资源行业站点网点纳入培训对象,容易忽略该行业安全隐患问题。同时,虽然再生资源行业安全隐患治理责任部门为应急管理部门,但是,由于再生资源行业涉及城管、公安、消防、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现象突出,并未形成工作合力,致使该行业站点网点安全隐患问题突出,治理难度较大。
三、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的管理建议
(一)强化顶层设计,统筹优化布局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和《重庆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意见,推动制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配套出台更具体更有操作性的实施意见、专项规划、行业要求等。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健全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形成以社区回收站点为基础、分拣中心为纽带、基地(集散市场)为核心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同时,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的准入管理,对站点网点、从业人员进行梳理,并实现与相关多部门的信息共享。
(二)厘清部门职责,形成监管合力
各部门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各自职责权限,健全完善联合执法、密切协作长效机制,形成长期坚持、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根据两江新区相关部门职能职责,现服局作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主管部门,应该加快制定和实施再生资源回收产业政策、回收标准和回收行业发展规划。公安分局应该加强对再生资源网点回收废旧金属、治安等管理,依法打击专项整治行动中妨害公务、暴力抗法等违法犯罪行为。应急管理局应该将再生资源行业生产安全工作纳入巡查、考核工作内容,统筹指导相关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市场监管局应该加强对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的注册登记、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内的监督管理以及对所涉及的《特种设备目录》内的特种设备进行安全监管,负责查处未取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业务和超出核准经营范围开展许可类经营活动的违法违规行为。
(三)摸清行业底数,加强行业整治
进一步摸清再生资源站点网点数量及行业发展现状,深入研究辖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集中力量开展拉网式清理排查,对每个场所的地址、从业人员、特种设备等基本情况及是否存在消防、安全隐患情况进行细化分类登记,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同时,梳理再生资源行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制作执法权力清单,实行清单化管理。各相关职能部门要联合开展整治行动,严肃查处一批无证无照违规经营者,重点整治一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经营者,引导提升一批不规范经营的站点网点,严厉打击一批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规范行业市场秩序、城市秩序,消除消防安全隐患,从而推动两江新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四)突出宣传引导,提升守法意识
利用电视、广播、微信等多种媒体加强再生资源站点网点的宣传,通过印发宣传册、宣传品,发送短信息,播放短视频等方式,在“3.19”城市管理服务日、“全国消防安全教育日”等重要节点以及在轻轨站、窗口地区等重要位置大力开展普法宣传,确保宣传全覆盖。同时,充分发挥再生资源行业协会作用,搭建再生资源回收教育培训平台,强化对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管理人员、一线工人的职业教育和专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专业水平。
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关于渝北区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45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谭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管理的建议》(第145号)收悉。我委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整治情况
(一)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深入推进全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提升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安全管理水平,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2022年度,现代服务业局等部门研究制定了《两江新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按照“属地管理、部门联合、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原则,落实各部门职责,加强分工协作,进一步解决管理权责不清、监管程序不明、执法边际模糊、隐患整改无据可依等问题,提升管理水平,为我区再生资源企业和网点提供安全生产工作管理依据。
(二)开展摸排整改隐患。2022年,相关行业部门和8个街道对全区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进行了摸排,共摸排到128家再生资源企业和回收点占道经营、证照不全或不实、消防隐患等问题148个,相关部门和街道对问题企业和网点提出了限时整改。为进一步规范再生资源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城管、公安等部门每月出动检查人员500余人次,规范市场经营主体60余家次。
(三)推广“互联网+回收”的新模式。现代服务业局等部门持续开展了绿色流通体系项目建设工作,鼓励再生资源企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建立或整合再生资源信息服务平台,为上游回收企业与下游拆解和利用企业搭建信息发布、竞价采购和物流服务平台,提高回收企业组织化水平,降低交易成本,优化再生资源回收、拆解利用产业链。共推荐3家再生资源企业,申请市级产业扶持资金约120余万元。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建立宣传引导机制。加强与重点联系企业的沟通交流,掌握行业发展情况,了解企业政策需求,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突出困难和共性问题;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的认识,对行业整治的重要意义、具体任务目标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
(二)树立行业发展的新理念。再生资源回收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需要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在关注资源化的同时,建立环境保护优先的理念。因此,在当前再生资源主要品种价格持续走低、经营成本日益攀升、生存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我委持续引导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勇于改革和创新,树立“互联网+”的发展新理念,创新回收模式和组织方式,通过市场化运营手段,培育新动能,拓展新空间。
(三)探索提高组织化的新途径。一是鼓励连锁化经营,引进龙头企业,遵循市场规律,通过连锁经营、特许经营(加盟)等方式,整合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形成稳定、高效、安全、便捷的回收渠道。二是推动平台化发展,引导再生资源交易平台建立,通过信息平台整合社会分散的拾荒人员和中小企业,逐步形成集约化组织形式,提高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规模化和组织化水平。三是提升集聚化水平,推动集散市场向企业式集合转变,由单一的商品交易功能向信息交换、价格形成、商品配送和资金结算等多功能方向发展,由单纯的线下交易向线上线下结合转变。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约束机制。强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各环节的污染防治工作,支持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城管、环保等部门对占道经营、污染环境等企业进行指导教育,合力攻坚,形成长效管控机制。
(二)加强行业引导。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大标准的宣传贯彻力度,推动形成一批符合标准要求的管理水平较高、科技水平领先、经营较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对符合互联网+回收的再生资源企业,运用现有财政专项资金给予支持,引导企业转型,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组织整治行动。每年将定期组织相关部门、街道开展再生资源行业联合整治行动,制定整治行动方案,属地街道深入摸排辖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以问题为导向,建立工作台账,各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规范合法、取缔违法”的原则开展整治行动,不定期开展“回头看”,依法打击和惩处违法违规行为,推动解决无证经营、不规范经营、服务不规范和无场地经营等突出问题,巩固整治成果,做好薄弱环节的集中规范治理,全面查缺补漏。
对以上答复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反馈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再次感谢您对两江新区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此复
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
2023年5月22日
(联系人:田亚东;联系电话:023-6336825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即将离开“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