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IE浏览器,为了获得更好的浏览体验,请升级到最新版Edge浏览器或者安装Chrome内核浏览器获得最佳浏览体验。 查看详情 / 关闭提示

X

更换或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最佳体验。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有安全风险且无法正常显示。建议您升级或使用其他浏览器。

若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便民地图

两江机构

两江政策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2024年度

[索 引 号]
11500112781563980H/2025-00001
[ 主题分类 ]
法制
[ 体裁分类 ]
公告公示
[ 发布机构 ]
天宫殿街道
[ 发字文号 ]
[ 标  题 ]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天宫殿街道办事处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 成文日期 ]
2025-02-18
[ 发布日期 ]
2025-02-18
[ 有 效 性 ]
有效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天宫殿街道办事处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字号:
分享:
打印:

2024年,天宫殿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宣传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扎实有序做好法治建设各项工作。现将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

全面深入学习,突出法治理论主题,强化党建“引领力”。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实践者。街道始终把法治政府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坚持法治政府正确政治方向,利用中心组学习、专题讲座、工作例会、机关支部会“三会一课”等,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宪法和法律法规、党内法规。全年共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0次,主任办公会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28次,开展天宫殿讲堂2次,法治思想专题课10次,用好“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开展警示教育宣传25场次,发放《党章》《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书籍3000余本,为推动全街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理论支撑。

(二)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

1.扎实做好司法行政工作。社区矫正工作持续保持严管态势,接收社区矫正对象59人,解矫60人,目前在册75人,开展审前社会调查25人次,走访谈话2085人次,组织集中教育44场次,参与人数1179人次,开展心理评测168人次,实现辖区“零脱管、零漏管”的目标。安置帮教工作有序推进,接收79人,解除60人,在册刑满释放人员共178人,其中重点安置帮教对象13人,向刑释解矫人员发布就业信息400余条,帮助10人顺利就业。回访了解刑释解矫人员情况并开展法治宣传教育500余人次,总体情况基本稳定。落实重点帮教人员“必接必送”工作制度,定期开展风险研判。

2.普法宣传更加深入人心。突出主题,多渠道普法宣传,渲染法治氛围,落实“普及性”,全面开展宪法、民法典、信访办理、全民反诈等宣传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点面结合、宽严并济的工作方式,大兴普法之声,切实提升人民群众法治意识。开展线上普法5场,开展线下普法2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累计达20000余份。认真组织策划,积极参加重庆市首届“互联网+故事”普法大赛,联合京师律师事务所拍摄的禁毒短视频《压岁钱》在多个平台宣传推广,普法效果明显

3.强化法治化服务阵地示范建设,当好企业服务的“殿小二”,全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化“产业链+法律服务”,打造大中型企业和园区“15分钟法律服务圈”,法律服务覆盖率达95%。加强辖区重点法律企业走访调研,先后走访了北京市京师(重庆)律师事务所、重庆百君律师事务所等律所企业40余家,举办企业座谈会、企业家沙龙40余次。全力推动环北站消费圈建设,积极培育火车北站文化消费IP,深化“火车、火锅、火恋”消费场景,探索打造“重庆北站会客厅”标志性成果。支持龙湖Moco168、仁安N+、财富Mall、华宇北城中央等一批特色商圈转型重塑。发起成立新区首家街道级商会,首批共吸纳65家涵盖商贸、金融、科技等行业的民营企业加入,民主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成员16名,有效畅通服务企业“最后一米”。

(三)依法完善行政制度体系情况。

1.从严规范行政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新区要求,及时进行行政执法证件申领、换证、注销、补证、年审等行政执法证件清理工作。实时按照“人岗对应”的原则管理队伍,目前街道共有持证有效期内执法人员9名,执法活跃度100%,推行“互联网+执法”,日常巡查905次,办理简易案件82件。邀请全国知名专家面向全街机关工作人员开展行政执法专题讲座1次,参加线上学习1200余课时,100余名城管队员等执法人员开展全脱产培训,全面提升团队执法水平。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和亮证制度,在执法活动中主动出具行政文书,并告知当事人执法事由、执法依据、权利义务等内容。

2.推动平安建设提档升级。不断深化大安全大平安大稳定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实践,切实将矛盾纠纷吸附在当地、化解在萌芽。处置信访稳定联合调度中心指令274条,排处社会矛盾纠纷8620件,化解率99.94%;办结“民呼我为”平台事件2163件,群众满意度87.4%,较上年提升2个百分点;妥善化解各类物业矛盾纠纷128起,信访投诉240余件。

3.稳步推进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建立健全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机制,以摸清家底、找准难点、明确方向、理顺机制为抓手,坚持立足实际,科学谋划、多措并举,通过摸排调研、理论研究等方式,扎实做好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坚持与基层治理141体系改革同步推进、深度融合,统筹推动辖区内的综合行政执法纳入“平安法治板块”运行管理,街道将从“人、财、物”三方面保障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有序推进。

(四)重大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

认真贯彻国务院《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和《重庆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按照要求,进一步明确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的范围、法定程序和适用条件,在推行重大决策前,严格落实合法性审查,所有政府合同和文件均通过合法性审核。执行贯彻街道事前审批制度,重大事项提请党工委会审议通过,重大决策要求街道法律顾问、街道司法所提前介入,切实保证决策的合法性、合理性、科学性。落实“一社区一法律顾问”,街道常态化聘请法律顾问1名和社区法律顾问1名,负责街道、社区对外签署合同合法性审核,截至目前今年共审核432件。

(五)社会矛盾纠纷依法有效化解。

1.充实完善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筑牢人民调解基石。一是统筹推进街道大调解体系建设,完善“1+3+10+N”调解模式。重新调整和优化了街道、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了劳动关系、信访、物业纠纷行政调解委员会。二是加强调解示范阵地标准化建设。在原有人民调解室基础上以规范化、信息化为目标,因地制宜优化实施方案,精心打造“老铁调解室”,现已完成升级改造并投入使用。三是不断巩固和完善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警调、诉调联动工作机制,深化诉源治理,调解诉前纠纷886件,调解其他矛盾纠纷408件,主动介入调解9件,处理疑难复杂纠纷7件,涉及金额500余万元。

2.全面做好平安稳定和重点群体稳控工作。深入践行“枫桥经验”基层治理模式,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天宫殿目标,构建“专职与兼职、调解专家与专业人员、志愿者与网格员”相结合的多元化调解员队伍,为意外伤亡赔偿等多起重点难点事件提供法律咨询和调解力量。在重点敏感时期,对排查出的重点人员,采取了驻社区领导包干负责,街道、社区、派出所领导及民警共同负责的“五包一”稳控措施,做到了“重点人员及群体稳控到位”“事情处置到位”“措施落实到位”,有效阻止和劝返了缠访闹访人员,维护了辖区的社会稳定。

二、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是拧紧责任链条,依法履行职责。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深入贯彻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在全街道形成主要领导负责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局面,紧紧压实责任链条,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平安建设、精神文明建设、141基层智治平台和民生实事建设内容。根据法治政府建设任务的要求,结合街道工作实际,带头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行政法等法律法规,对街道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研究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健全工作制度,将街道法治建设和依法行政工作与各项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推进,落实领导班子成员学法讲法制度,确保在街道各项工作中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要求。

二是筑牢法治意识,推动职责落实。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明确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作为出庭应诉责任人,将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等情况纳入年度述职报告。5名新提任领导干部参加重庆市2024年春季新提任领导干部法治理论知识考试,全部通过考试,成绩优异。领导干部学法理论考试参考率、及格率均为100%,切实提升了全街干部职工依法行政工作能力和法治化水平。

三、存在的不足和困难

回顾今年以来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天宫殿街道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但对标全面依法治区高质量发展新要求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法治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基层法治队伍、人才力量仍然薄弱、任务繁重,从事行政执法的法治人才不足。二是平安法治存在短板弱项。诉源调解效率不高,依法解纷调解力指数较低;社会治安案件易发、电信诈骗案件频发,平安稳定压力较大。三是法治意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机关干部的法治素养与法治政府的要求之间存在差距,部分人员对各种法律法规的运用和突发情况处置等能力有待提高。

四、2025年主要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建立有效的学习机制和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法律学习氛围,提升法律素养、法律意识和法治能力。强化监管机制,落实各项制度,形成依法办事的良好习惯。充分利用“三会一课”教育活动、学习强国APP学习、“12.4”国家宪法日宣传、学法用法考试、专题警示教育等活动契机,组织党员干部学法用法,弘扬法治精神,维护法律权威。普法是全社会共同责任,推动普法主体从以司法部门为主向“谁执法、谁普法”转变,推动各行业、各部门根据自身职能开展普法宣传,尤其发挥辖区律所机构集聚优势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普法教育大融合、大联动。

(二)进一步健全行政决策机制。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制度规定。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推进依法行政、法治建设中的作用,为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三)保平安、促和谐,进一步维护安全稳定。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树立数字化思维,运用数字化手段赋能法治政府建设;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整合优化现有调解力量,培育擦亮“老铁调解室”品牌,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反诈专项行动,着力压降电诈发案率。

(四)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重点规范行政处罚、行政检查等执法行为,完善和落实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制度,加强对不作为、滥作为的监督。确定重大行政执法决定的标准和范围,建立健全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不断提升行政执法人员业务素质。

(五)持续巩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成果。建议建立协作执法机制,综合行政执法需要多个部门、多个领域之间的配合协作,无论是同一机构下的多个部门内部协作执法,还是不同机构之间的跨部门协作执法,都离不开彼此之间的有效沟通和积极合作,执法协作有利于执法信息共享、执法程序有效衔接、提高执法动力。合理配置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有针对性的开展执法培训,解决基层执法人员力量不足、专业知识有限的困境。持续巩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成果,继续强化执法队伍建设,推动“一支队伍管执法”向“一支队伍善执法”蝶变。

(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议构建知识产权综合保护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设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维权服务,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即将离开“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