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或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最佳体验。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有安全风险且无法正常显示。建议您升级或使用其他浏览器。
若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2023年度
2023年大竹林街道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美在高质量发展、美在高品质生活、美在高效能治理”的“大美竹林”建设为目标,坚持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维护辖区安全稳定、切实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紧紧围绕“一规划两纲要”,坚持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型政府。
一、强化政治统领,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法治
(一)聚焦强化“政治执行力”。坚持“第一议题”制度,第一时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开展中心组理论学习研讨11次,坚决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两江抓落实,竹林严执行”,将不打折扣、不讲条件、不搞变通坚定不移执行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决策部署作为街道工作根本准则,不断增强街道全体干部职工主动服务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聚焦主题教育总要求。紧盯主题主线,抓深理论学习,104个党组织,1902名党员坚持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理论素养显著提升,荣获新区“学习新思想”知识竞赛一等奖;紧盯中心大局,主动担当经济发展职责,及时转变观念,设立优化营商环境岗,配备7名工作人员,推动服务企业能力水平不断提升;坚持问题导向,抓严检视整改,针对干部精神不振、作风不优、本领不强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推动能力提升、作风转变。
(三)聚焦增强“领导力组织力”。扎实推进141工作体系落实,构建党工委全面领导、A岗板块统筹、B岗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建好“一中心”;扎实梳理核心业务,将410名工作人员充实到江岸管理等24个岗位,打造职能整合、力量统筹、扁平高效的“四板块”;扎实开展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建设,52个网格党支部统领1412名网格力量织密服务群众“一张网”;扎实推进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运转,下派网格任务14767条,流转业务事件5945件,办理处置率100%。
二、优化营商环境,在服务经济中增强发展活力
重塑意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市委、新区党工委关于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上来,准确把握新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系列大会精神,以每周1次经济发展板块工作分析会、每月1次党工委专题推进会、每季度1次部门统筹研判会、每半年1次重点企业座谈会、每年1次工作总结部署会5个会议持续强化街道党员干部服务意识。
重练本领。邀请经济运行局等部门开展专题讲座、组织专项培训,编撰工作手册,从基本概念、关键指标、重点内容着手锤炼干部服务本领。班子成员带队“扫”出92家营收达标企业,13家企业已升规入统,营业收入达24.93亿元,其中工业升规1家,产值收入4000万元;商贸业7家,销售额总计12.27亿元;服务业5家,营业收入总计12.26亿元。
重构机制。通过落实“服务专员”、组建“助企团队”、建立“分类台账”、梳理“问题清单”,一企一册为149家“四上企业”建立服务档案,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建立定人定责、限时办理、全程督查、建账销号的企业问题闭环办理机制,通过服务渝江压铸上市、助力视睿电子注册落地、协助海扶医院商标续展等118家企业共计175个问题的解决。
2023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27.92亿元,同比增长20.33%,商贸业销售总额181.9亿元,同比增长25.83%,服务业企业营收451.03亿元,同比增长9.2%。
三、站稳为民立场,在精细服务中传递民生温度
坚持生态优先,落实公园长制、河长制,抓好金海湾等21个市政公园和6.1公里嘉陵江岸线生态环境保护,成功创建首批重庆市“园林街道”。
坚持惠民有感,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万平方米,为高层建筑新装改装电梯12部,以城市更新实现城市提质。
坚持需求导向,打造“温馨360 服务零距离”助企便民品牌,开放“24小时城市书屋”,建设首批市级“渝好空间”,不断丰富服务群众场景。
坚持品牌塑造,持续开展“新星青年计划”社会实践活动、搭建“国际青年会客厅”交流平台,街道团工委荣获重庆市“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坚持共驻共建,与西南政法大学联建实践基地,与自贸区法院签订共建协议,推动重科院与渝江压铸技术合作,整合资源服务发展。
坚持文化引领,推动“川江号子”非遗传承走进社区、学校,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坚持安全为本。全面整治171个单元、638户转非小区阁楼燃气线路,彻底消除存在长达20年的重大消防安全隐患。建立广泛宣传、常态巡查、重点守护、设施保障、应急救援的防溺水工作机制,出动快艇、冲锋舟59次,发动1277人次开展重点巡防,从源头消除隐患。
坚持平安稳控。聚焦物业矛盾、遗留问题、劳资纠纷等突出风险点,抓实重点人员稳控、重点群体疏导、重点事件化解,啃下长达60年的国有土地用地矛盾“硬骨头”。2023年累计成功调解纠纷625件,涉及金额1960余万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社会环境。
四、坚定维护法治,在筑牢屏障中彰显担当作为
法治根基更加夯实。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积极参加法治理论考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升整体法治素养,街道有39人取得行政执法证。贯彻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对重大决策、管理行为、合同行为进行合法性论证、法律风险评估,全年共审查合同及各类公告142个。
法治监督更加有力。大力提升应诉实效,2023年我街道应诉四次,其中一审3件,再审1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胜诉率100%。推进政务公开和透明化,答复信息公开申请1件。自觉接受监督,参与人大立法建议征集并完成星汇社区立法联系点申报工作。
区域协同更加完善。与天府新区兴隆街道联动成立两地行业性、专业性调解专家库,深化矛盾纠纷异地多元联调、远程视频调解模式,两地调解协议司法确认互认。联合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启动党建联建“十项行动”,开展“法官进街道”“商事典型案例”“优秀人才双向值日”“法治教育基地”等合作项目,加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法治化。
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借力自贸区法院等特有资源组建法治联盟,建立法律顾问、驻所律师、社区公证员多方构成,覆盖全域、服务全局的法治保障体系。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合理安排坐班,全年律师共坐班192场次,接受咨询602人次。成功开展竹林法治讲坛7期,内容涉及民间借贷、居住权等群众高度关心关注的法律热点,普法效果明显。
五、存在问题
一是党组织领导力组织力还不强。党建统领基层治理还有短板。部分党组织在群众中没有信任基础,缺乏号召力和引领力,关键时刻站不出来,顶不上去。
二是基层智治和法治的结合还不够紧密。基层智治运行还不好,运用数字思维和手段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亟待提升。
六、下一步打算
一是聚焦稳进增效,筑牢思想根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新区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和常委主题教育党课要求,着力主题教育调研成果转化、着力基层党组织领导力组织力提高、着力干部队伍本领能力提升,以狠抓机关效能建设为抓手,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努力锻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
二是聚焦除险固安,加强社会治理。认真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重庆实践要求,以法治思维推动街道综合执法改革,着力加强矛盾源头调处,重点信访问题化解,推进平安法治建设。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安全隐患整治和多发社会矛盾管控,确保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三是聚焦改革突破,厚植发展优势。坚持深化“党建扎桩·治理结网”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改革,全力构建基层智治体系,稳妥推进“141”改革,推动街道职能体系重构、资源力量重组、运行机制重塑,推进一体化统筹、闭环化运行、数智化赋能,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四是聚焦惠民强企,厚植幸福根基。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为导向,以主题教育成效持续巩固为基础,以城市更靓、服务更优、保障更好为目标,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在服务引进企业落地上下功夫,在助推存量企业增能上下功夫,在帮助小微企业发展上下功夫,在动员达标企业升规入统上下功夫,在配合辖区国有资产盘活上下功夫,从实、从细、从优做起,为新区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添砖加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即将离开“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