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或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最佳体验。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有安全风险且无法正常显示。建议您升级或使用其他浏览器。
若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2021年度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健全招投标机制制度。
一是在新区范围内大力宣传、严格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2018年第16号令)和《必须招标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范围规定》(发改法规规〔2018〕843号),以及重庆市发展改革委、经济信息委《关于严格执行国家必须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有关规定的通知》(渝发改标〔2018〕724号),积极提高公开招标率;二是按照市政府、新区管委会要求,结合“放管服”改革,贯彻落实《两江新区管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招标投标工作的通知》(渝两江管发〔2018〕48号)精神;三是配合市公管局完善《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等16个涉及公共资源交易监管的规范性文件;四是印发《重庆两江新区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议事规则》(渝两江管办发〔2021〕67号),严格把关公共资源领域招投标重大事项变更,提高公开招标率。
(二)创新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监管模式。
一是按照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推进2018年全市电子招标投标有关工作的通知》(渝发改标〔2018〕783号)的要求,积极推动工程建设领域电子招投标工作,提高招投标监管的精准性、客观度和效率;二是依法办理招标备案,侧重核查招标方式和招标组织形式,协调招投标活动行业监管部门,对招投标合法性、合规性实施指导性监督,督促项目业主、招标代理机构切实履行招标人职责,依法合规开展招投标活动;三是根据《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改革的意见(试行)的通知》(渝府办发〔2019〕114号)要求,规范招投标评标办法,在工程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及施工招标中推行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规范综合评估法的报批程序;四是贯彻落实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金项目招投标全部纳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程项目招投标相关交易信息在平台网站实现了信息公开;五是按照管委会部署,开展区属国有重点企业违规招投标专项治理“回头看”工作,着力整治组织、参与或内外勾结进行围标串标,或者违规干预招投标等违法违纪问题;六是加强招投标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处理涉及招投标质疑、异议、纠纷咨询、现场解释、信访案件等70余次,办理招投标执法案件7件,详细核查了招标人招投标制度文件、招标人集体决策会议纪要、招标代理机构选聘依据、招标文件及答疑补遗、招标投诉质疑、评标专家抽取记录表、中标公示及中标通知书、施工(或服务)合同、已开工项目的开工通知书/开工令/开工报告、进度款支付转账凭证、已完工项目结算书等资料,对核查出来的问题进行了整改督促。
(三)开展营商环境专项整治。
根据《重庆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领域2021年度营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文件精神,针对方案中列举的营商环境整治内容(20类问题),经济运行局对集中监督管理项目的招标公告、投标邀请书、资格预审公告、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等资料进行随机抽查,其中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176个,抽查48个;机电设备采购28个,抽取4个;其他类(勘察、设计、监理等)119个,抽取14个。抽查范围项目共计323个,随机抽查项目共计66个、抽取比例达20.43%,重点核查项目18个,发现问题项目9个,已处理问题项目9个。
(四)规范限额以下项目发包监管。
一是出台规范性文件,废止《两江新区备选库管理办法》(渝两江管办发〔2018〕92号),起草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限额以下国有项目发包管理的通知》(渝两江招投标发﹝2019﹞1号),后期又根据市级部门政策调整进行了相应修订;二是积极推动新区备选库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将非必须招标工程的发包、考评纳入信息化管理;三是加强重庆市网上中介服务超市使用,解决中介服务采购信息不透明、选取方式乱、服务质量差的问题,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截至2021年底,已入驻采购人(含社会单位)35个,发布项目210个,成交项目149个。
(五)宣传法治教育——线上线下联动普法。
1、“我为群众办实事”调研悦瑞文旅公司。
8月20日,经济运行局党支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暨“为群众办实事”调研悦瑞文旅公司。经济运行局和悦瑞文旅支部党员就“七一”重要讲话、“以案四说”分享心得体会,分别从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德、以案说责四个方面,以详实的案例,从招投标改革、涉及常用法律法规、双随机一公开和典型重要的业主责任做了理论宣讲。
2、招投标线上课堂——服务企业零距离。
9月28日、12月3日,两江新区经济运行局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分别开展了《依法治国招投标领域普法线上小讲堂》第一讲和第二讲,为新区企业相关业务人员解析了文件法规、解读了重庆市标准招标文件范本(全流程电子招标2020年版)、加强了业务指导、在线解疑答疑,介绍了招投标领域监管方向、监管责任和监管方式,以遏制和打击串通投标、围标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优化新区营商环境。
二、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是认真带头学,局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围绕法治学习、重大事项依法决策、依法履职等情况进行述法,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把局内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二是强化队伍建设,建立招投标及信用工作的法治体系,引入专业法律团队全过程咨询,对投诉和行政处罚相关案例作重点分析和总结,每周定期开展法律咨询会,通过问题反馈,指导工作重点。三是落实局党组定期学法制度。坚持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在研究讨论重要事项和作出重大决策时,认真执行法律法规,始终贯穿中央、市、区的规定,全年组织召开党组会15次、局务会15次,进一步提升全局法治意识、法治理念。
三、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在落实改革要求上有差距。新区“放管服”对招投标监管体制的改革在前,与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改革在改革精神上高度契合,因时序原因在工作措施层面上存在落实现行改革不到位的问题。
(二)在破解改革难题上有差距。在聚焦痛点、难点、堵点,研究制订针对性措施,推动政务服务和监管效率进一步提升上不到位。
(三)在落实依法监管要求上有差距。两江新区招投标监管事前监管放得比较彻底,在履行《重庆市招标投标条例》“有权检查”的监管要求上存在差距。
四、下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思路目标举措
紧紧围绕“三个创新”,不断深化招标投标领域“放管服”改革,推动招标投标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是推进制度创新,逐步构建起公开透明、竞争有序、开放包容的招标投标市场环境。比如,加快修订完善招投标配套制度,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在落实市场主体自主权的同时,强化招标投标活动全过程监管;持续清理不适应市场需要的招标投标有关规定,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二是推进机制创新,实现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实现从政府管理向行业自律转变,实现从行政监督向社会监督转变。在促进招标投标市场充分竞争的同时,加强对招标投标各类市场主体行为的行为监管和责任追究,提升部门协同监管水平。坚持信息公开和信用管理“双轮驱动”,实现招标投标全过程公开透明管理,更多依靠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监督,及时发现和查处招标投标违法违规行为,以信息公开和信用惩戒提升监管权威性和威慑力。
三是推进服务创新,引导行业规范服务标准,加快提升核心竞争价值和专业服务水平,实现行业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引导行业扩展服务范围,由传统服务向定制化服务衍生,实现从招标采购向前期决策、项目融资、合同管理,以及企业供应链和财务管理等服务的延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即将离开“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