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或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最佳体验。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有安全风险且无法正常显示。建议您升级或使用其他浏览器。
若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2020年度
按照两江委法办函﹝2020﹞7号文件要求,现将评审中心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建议报告如下:
一、2020年工作情况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制定学习计划,准确领会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精神,深入抓好贯彻落实。一是建立了领导班子定期学法制度,领导班子每年至少参加2次以上法治专题学习。二是依托“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党员干部参加法治宣传活动、法治专题讲座,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中央依法治国委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会议精神。三是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对业务对象进行法治培训,弘扬宪法精神,将法治建设与评审工作实践相结合,坚持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推动法治工作理念、机制和方法创新。
(二)加强法治建设工作主要措施
1.加强法治建设组织领导。成立评审中心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实行行政负责人和党支部负责人双组长制,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和责任落实,办公室设在综合科,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思想,推进依法治理能力提高,转变工作观念和作风,全面提升履职能力和工作本领。
2.把法治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制定了《评审中心2019年法治建设工作要点》,党政负责人对重大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督办,做好模范带头作用,督促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依法行政。定期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针对财政评审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以及在履行新的工作职责中出现新问题,切实加强评审中心自身法治建设,建立健全一批规章制度和标准体系,有效发挥了财政评审在财政管理中的定量基础和技术支撑作用。
3.依法履行政府职能职责。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落实2019年“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保护民营企业发展”专项督察问题整改要求,不断优化评审程序,努力提高评审效率和评审质量,强化保障能力。为各建设单位招标限价提供专业的技术咨询服务,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实行限时办结制度,着力营造良好的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
4.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法治教育培训。一是在办公区域设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宣传展板6张,在工作中开展学习宣传,让服务对象理解宪法、尊重宪法;二是购置2018年修正版宪法单行本和《民法典》各20本,全体工作人员人手一册,把学习情况纳入绩效考核重要内容;三是和社区开展联建活动,进行垃圾分类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社区参加群众约200人,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四是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开展《宪法》(2018年修正版)知识竞赛;五是积极参与领导干部法庭庭审现场观摩,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加网络在线学法和普法考试工作,考核合格率率100%;六是结合业务工作,在项目评审中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财政资金支出规范有效。
5.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职责作用,凡以评审中心名义对外签署的合同、协议、意向书、备忘录等合同性质文件均委托律师事务所对文件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查,在重大决策咨询、规范性文件审核等方面充分吸取法律顾问等各方意见。
6.自觉维护司法权威。支持本级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评审中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和党员干部依法办事,没有违规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情况。
7.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杜绝党员干部特权思想、法治观念淡薄的问题,强化理想信念。一是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二是把党风廉政建设履职情况纳入党员干部述职述廉范围;三是制定廉政风险点排查及防控制度,实现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化和常规化,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四是开展廉政谈话,组织观看廉政警示教育专题片,19工作人员全部签订了廉政责任书;五是强化内部复核制度,完善内部层级监督,提高法治思维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确保评审工作规范性、合法性。
(三)存在问题
一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需要加强。竣工项目决(结)算涉及各方利益,矛盾和风险较突出,部分服务对象法律知识贫乏、诚信缺失、行为失当,这就要求党员干部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完善工作机制,妥善处理好每一个项目,充分发挥协调矛盾、维护权益、化解风险作用。
二是普法工作缺乏针对性。一些专业领域(如财经类)的法律知识宣传力度不够,普法内容缺乏分门别类,难以适应多元化需求,导致对普法的热情有所降低,学习法律热情不够,应用法律解决问题能力不足。
三是基层单位普法队伍专业化不强,许多是兼职法治建设工作岗位,日常工作量大,投入法治工作的时间和精力较少,不能适应现阶段法治建设工作的需要。
二、工作建议
(一)加强法治建设培训宣传,建立法律知识学习培训长效机制。组织学习宪法、通用法律知识、行政法规和与履行职责相关的专门法律知识专题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的法治意识,并将培训情况、学习成绩作为考核内容和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
(二)在财政评审工作中树立法治导向。强化教育、管理、监督和考核,坚持有错必纠、有责必问,对违法行为导致公共利益受损的,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三)加大法律法规的普及宣传力度。结合新区建设任务多、建设量大的实际情况,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法律法规的普及宣传,强化区属各相关单位依法管理和使用财政资金行为,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和有效。
(四)大力推行政务公开。通过建立和完善保障普通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平台,把政府的决策、立法、行政和执法过程向公众开放,确保公众充分的知情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即将离开“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