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IE浏览器,为了获得更好的浏览体验,请升级到最新版Edge浏览器或者安装Chrome内核浏览器获得最佳浏览体验。 查看详情 / 关闭提示

X

更换或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最佳体验。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有安全风险且无法正常显示。建议您升级或使用其他浏览器。

若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便民地图

两江机构

两江政策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2020年度

[索 引 号]
115000005567784755/2021-02379
[ 主题分类 ]
司法
[ 体裁分类 ]
公告公示
[ 发布机构 ]
两江新区管委会
[ 发字文号 ]
[ 标  题 ]
2020年度依法治区和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司法局)
[ 成文日期 ]
2021-04-26
[ 发布日期 ]
2021-06-02
[ 有 效 性 ]
有效

2020年度依法治区和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司法局)

字号:
分享:
打印:

2020年,新区司法局在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司法局的业务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强化一个统筹、四大职能,强长项、补短板、治痛点、举亮点,全面提升司法行政工作水平,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新区司法局获司法部全国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一、2020年亮点工作

法治建设显成效,总结评估获好评。对标《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109项任务,开展五年总结评估,在全市法治政府建设暨“七五”普法第三片区总结评议会上,司法局现场汇报新区法治政府建设成果,得到市委、市政府肯定性评价。

服务大局谋发展,认真履职控风险。牵头或参与天骄、皮拉图斯、国通等项目后期处置;就超硅重组、蓝思科技定增等管委会重大决策事宜提供法律专业意见60余份,绝大部分得到吸收采纳;全程参与吉利系列、三一重工、长安AB等重大招商项目谈判,全年审核《招商协议》264份;推动马上金融、蚂蚁小贷等互联网金融企业网络借贷纠纷的争议解决,法律保障护航经济发展作用日益明显。

引领示范谋创新,依法行政开新局。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行政执法理念,率先在全市创设《行政处罚群众公议制度》,全年公议案件6件;全市首创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联席机制作用发挥愈加显著,全年通过2次联席会,就新区开发建设中涉及的市场领域、生产安全、建设管理等典型问题进行深度研判并在三级法院和执法部门间形成共识,不仅为新区各级各单位提供了有效指引,还为全市处理类似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多点突破解难题,人民调解显新局。破解制度难点,出台《重庆两江新区人民调解工作管理办法》,提供有力制度保障;消除“三调”(警调、诉调、访调)痛点:率先在全市实现街道派出所“警调”全覆盖;创新建立线上与线下、专职(传统)与兼职(专业)、驻院调解与法律服务机构调解的“三个结合”诉调模式;“访调”实现值班律师、专班人员和街道调委会为主、警调室为辅的互助联动模式;探索专业化试点,指导律所、公证等法律服务机构设立专业化人民调解组织,独具新区特色的人民调解架构已初步建成。

高标准打造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服务民生零距离。坚持高立意、高标准、高质量推动新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全市司法行政基层示范阵地,探索智能咨询、视频调解、在线公证等功能,构建“数字法治、智慧司法”新模式,建成“贴近群众、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的“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平台。

宽严相济护稳定,多措并举保平安。社区矫正五化建设成效明显,得到司法部、市司法局肯定,并作为工作经验在全市推广。充分运用矫正APP、信息化核查等“智慧矫正”手段,落实日常监管。定期走访慰问生活困难两类人员,推荐就业意向152人次。会同渝北区检察院建立涉企社区矫正对象请假外出管理协作机制,简化请假审批程序和方式,确保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

创新先行强示范,法治文化浸人心。高标准规划建设两江法治公园,成为全市“标杆”,新区的法治文化阵地实现了“零的突破”。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各街道、社区因地制宜,利用现有场地,在小区、街区建设法治文化广场、长廊等,充分发挥法治文化氛围浸润滋养作用,提升新区法治文化“软实力”。

强化行业管理,党建促所建获中央媒体关注。推进律师行业党建“强基、领航、聚力、先锋”四大工程,聚焦律所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多次受到全国律师行业党委高度评价,被中央媒体《法治日报》、全国律师协会专题报道。

干在实处显担当,履职尽责有作为。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在全局仅有8名公务员的条件下,根据工作需要,抽调3名精兵强将全脱产参与满江红项目,并利用法律专业优势推动项目重整成功。2名局领导率先垂范,4名工作人员主动请缨,深入街道、企业疫情防控一线,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2020年,新区司法局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良好成效。依法治区稳步推进。组织召开两江新区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研究部署2020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出台《全面依法治区督察工作办法》《两江新区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协调小组工作细则》等工作制度。依法行政扎实推进。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管理,审核文件7件,专项清理3次,废止文件15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案卷评查110余份,编制《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实用手册》,组织70余名新任执法人员培训。办结复议案件58件,纠错率3.45%,强化行政复议监督。不断完善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机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比例持续攀升,由201720%上升至202054.16%。办理行政诉讼案件11件、行政协调案件10件。选聘80名律师组建新一届法律服务团,新区实现各级各单位法律顾问全覆盖。行业发展规范有序。辖区103家律所、鉴定机构、公证机构运转有序,律所数量、律师人数、律师万人比和创收纳税等居全市前列,法律服务行业全年创收约7.3亿元,上缴各类税收约0.7亿元,获国家级表彰1次(大成律所为全市唯一获评全国文明单位律师事务所)、市级表彰27/人次。全年办理行业投诉32件(其中公证机构零投诉),同比下降25%。全年办理人民调解案件1816件,成功率98.4%,涉及金额4741.14万元。两类人员监管教育有序开展。在册313名社区矫正对象、849名安置帮教对象,未发生重特大及极端敏感案(事)件。完成了违规信息核查、暂予监外执行清查等专项工作。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时间对疫情防控相关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风险提示1134件次;组建20名律师成立法律服务志愿团,提供线上线下咨询服务1700余次;编印《疫情防控法规文件摘编》《企业复工复产法律指引》《专题法律提示书》等。多措并举推进普法宣传完成七五普法末期验收,组织2682人参加法治理论考试,狠抓“三月法治宣传月”“12.4宪法宣传周”重点普法节点,做实“法律服务进园区”“普法宣传进校园”等重点普法对象,落实民法典、公共卫生等重点普法内容,采取“1”主场+“N”分场联动方式开展系列普法宣传活动,积极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不断加大政治建设坚持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开展学习、研讨20余次;深化“1+N”党建品牌建设,开展活动4期,解决“党建”“业务”两张皮,形成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工作水平全面提高的良好格局,并作为“三基”建设典型案例向市委组织部推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开发开放、改革创新的法治保障功能还需增强

一是对新区发展新领域法律知识的学习还需加强,围绕新区新定位,需加强对工业互联网、数字经济、自贸开放等新型经济领域及涉及法律问题的研究,更好发挥开发开放参谋助手作用。二是对依法行政和改革创新的关系把握还需进一步研究,对创新中存在法无授权或突破现有规则的情形,需寻求合法合理的解决路径。三是法治政府建设示范作用还需增强,探索与国家级新区相适应的法治建设模式,解决负责人出庭率较低、行政诉讼败诉率较高等突出问题。

(二)人民调解工作发展空间巨大,潜力尚待充分发挥

“警调、诉调、访调”点上开花,尚未与街道社区等基层调委会以及各行业性调委会形成互为补充、有效联动的全方位调解体系;行业性调委会积极性主动性欠缺,专业调解的作用和效果不明显;基层人民调解员的队伍需进一步优化调整,真正发挥作用的人数较少。

(三)安置帮教衔接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安置帮教工作缺乏上位法支撑,目前仅凭几个政策性文件开展工作。安置帮教对象身份与地方政府安置帮教责任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监狱、看守所、街道等基层单位的工作衔接、信息互通也有所迟滞和欠缺。

(四)普法宣传还存在薄弱环节

部分执法单位对普法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普法工作开展不够积极主动。法治宣传教育法治教育形式老旧单一,多数单位还停留于标语式、传单式、演出式普法,缺乏普法形式和手段的创新意识。部分单位未落实普法工作专人负责,普法宣传主要依托公检法司及重点执法单位,其他领域开展普法的效果和影响还不够好。

三、2021年工作打算

(一)全面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

优化新区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运行机制,推动协调小组实体化运作,参与申报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定期开展全面依法治区和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做好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和街道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核工作。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修订《重庆两江新区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公议办法》,提高行政执法规范化、透明化、标准化水平。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和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设立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继续发挥行政复议与诉讼联席会议优势,争取妥善处理涉法涉诉疑难问题。加强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完善合同管理,有效预防和降低签约履约法律风险。

(二)努力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实效

及早谋划八五普法规划,督促各级各单位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抓好以“12·4”等国家宪法日为重点的日、周、月宣传活动;抓好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两大重点人群尊法学法,不断创新宣传方式,积极推进互联网+普法,充分利用微信、短视频等传播平台、传播方式,推出更多、更生动的服务产品;以推动法治文化建设和自治法治德治共建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法治宣讲活动,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和守法用法能力,进一步提高依法治理工作水平。

(三)稳步提高维护平安建设成效

灵活采取自主学习、知识竞赛、专题培训等方式,重点针对工作流程及信息系统等内容,督促工作人员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社区矫正队伍对《社区矫正法》学习理解和运用能力。督促司法所严格按照标准化工作流程,限期完成安置帮教档案整理。落实两类人员研判制度,加大重点人员走访抽查力度,强化重要节点、在重点对象的日常监管,坚决杜绝脱漏管现象发生。细化落实警调考核制度,做优审判区诉调模式,做强新区访调机制,设立运行新区重大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推动三调与街道调委会、各行业调委会以及法律服务机构调委会的联动机制,创建1-2家类似老马工作室特色品牌人民调解室,建成新区特色的多元化、专业化大调解工作格局。

(四)切实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

发挥新区1+2+3”司法行政基层阵地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三级实体平台规范化水平,着力打造综合、便捷、高效的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依托重庆法律服务平台,推动新区公共法律服务智能信息化二期项目建设,加强智慧司法建设和应用,优化法律服务供给方式,提升新区公共法律服务效能。建立法律援助案件补贴与服务质量挂钩机制,提高新区法律援助案件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深入调研新区法律服务行业的布局、现状及问题,探索建设法律服务聚集区,为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法治保障,形成法律服务产业高地。

(五)不断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

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定责任清单,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加强党支部建设,做优“1+N”讲坛党建活动品牌。加强局党组对律师行业党委工作的领导,完善律师行业党建工作考评体系。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进一步优化调整街道司法所管理体制,建立司法所政法专编人员业务考核制度,严格司法行政干部队伍监督管理,健全完善局机关各项工作制度,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即将离开“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