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IE浏览器,为了获得更好的浏览体验,请升级到最新版Edge浏览器或者安装Chrome内核浏览器获得最佳浏览体验。 查看详情 / 关闭提示

X

更换或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最佳体验。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有安全风险且无法正常显示。建议您升级或使用其他浏览器。

若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便民地图

两江机构

两江政策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基层政务公开> 环境保护> +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 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情况

[索 引 号]
115000005567784755/2022-02019
[ 主题分类 ]
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 体裁分类 ]
公告公示
[ 发布机构 ]
两江新区管委会
[ 发字文号 ]
渝环(两江)〔2022〕第75号
[ 标  题 ]
75重庆渝北金山500kV变电站220kV送出工程(三期)审查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示表20220630(75)
[ 成文日期 ]
2022-06-30
[ 发布日期 ]
2022-06-30
[ 有 效 性 ]
有效

75重庆渝北金山500kV变电站220kV送出工程(三期)审查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示表20220630(75)

字号:
分享:
打印: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两江新区分局审查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示表

渝环(两江)〔2022〕第75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两江新区分局审查以下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现公告有关环评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为2022630日—202276日(5个工作日)。环评文件查询方式:两江新区信息公开网

反馈意见受理方式为电子邮箱:cqhbljfj@163.com,传真:023-63411355。通讯地址:重庆市渝北区渝兴广场B57楼,邮编:401147。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可自公示起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我局提出听证申请。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相关部门意见

75

重庆渝北金山500kV变电站220kV送出工程(三期)

重庆市两江新区礼嘉街道、康美街道、大竹林街道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市北供电分公司

湖北君邦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1)新建礼嘉~大竹林220kV双回线路

线路全长约2×7km,采用架空+电缆混合架设。其中架空线路长约2×2.7km(同塔双回2×1.6km、同塔四回2×1.1km(预留110kV2回,本期按照4回塔架设)),电缆线路长约2×4.3km(电缆隧道长约4.14km,电缆蛇形敷设)。

(2)微竹双回线路与竹九双回线在大竹林站外搭接220kV线路

原微电园-大竹林220kV线路、高九路-大竹林220kV线路退出220kV大竹林变电站,并于220kV大竹林变电站外搭通,形成微电园-高九路变电站220kV线路,搭接总长约2×0.6km,导线型号JNRLH3/LBY10-300/50铝包殷钢芯超耐热铝合金绞线。

共拆除杆塔2基(220kV微竹南北线原57#塔、220kV竹九线双回线原1#塔),并于原址附近新建杆塔2基。拆除导地线2×0.6km。

表1-1 工程环境保护措施一览表

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1 生态保护红线内(九曲河市级湿地公园)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避让措施:

①优化线路路径,尽量减少在生态红线(九曲河市级湿地公园)内跨越长度及红线内塔基数量;

②经过生态红线(九曲河市级湿地公园)时,根据林木自然生长高度,采取高跨设计,减少线下林木砍伐;

③塔基定位、牵张场布置应避让生态红线(九曲河市级湿地公园)内林木密集区,尽量选择植被稀疏地带或空地;

④塔基定位应避开九曲河水体,合理规划施工季节和时间,尽量避免雨季施工;

⑤合理选择塔基基础,采用全方位长短腿与不等高基础设计,减少土石方开挖,尽量选择开挖量小的基础形式;

⑥禁止在生态保护红线内(九曲河市级湿地公园)设置牵张场、施工营地;禁止在红线内开辟施工便道。

(2)减缓措施:

①施工时,对占地红线范围内的表土进行剥离存放,用于植被恢复;临时堆土及时回填,控制其堆存规模及范围;采取四周拦挡、上铺下盖的措施,分层回填并及时碾压夯实,防止水土流失;

②禁止在生态保护红线内(九曲河市级湿地公园)内存放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建筑垃圾及时清运至政府指定渣场;

③在施工中采取高塔架设以及无人机展放线的施工工艺等,尽量减少对乔木林地的砍伐;

④开挖塔基基础时,应制定合理的放线开挖措施,尽量不降或少降基面,保留原地形和自然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山坡处应用编织袋将开挖的土块装好,并堆放整齐,防止土、石块顺坡丢弃,从而减少植被破坏;

⑤材料运输过程中对施工运输道路及人力运输道路进行合理的选择,进入生态保护红线(九曲河市级湿地公园)区域的运输车辆应严格限高、限宽、限重、限速,应尽量避免扰动原始地面、碾压周围地区的植物,建议因地制宜采取汽车运输和人抬马驮相结合的运输方式,对运至塔基的塔材,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堆放,减少场地的占用;

⑥架线施工时,应提前选好牵张场地,确定牵、张机及吊车等大型机械和线材的摆放位置,禁止在红线内设置牵张场,牵张场应优先考虑布设在嘉秀路及嘉蓉路沿线等生态保护红线外区域;同时应对机械和材料的摆放位置范围铺设草垫或棕垫以及枕木,防止机械、材料的碾压而破坏地表植被。

(3)恢复与补偿措施:

①施工区使用完毕,施工单位应选择与施工临时占地周边相同的植被对施工临时占地进行生态恢复,确保生态恢复后施工临时占地处与周边景观的一致性;

②应预留环保资金,选择购买九曲河市级湿地公园内现有植物种类进行植被恢复,严禁引入外来物种。

(4)管理措施:

①禁止在红线内设置施工营地,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期环境管理与教育培训、印发环境保护手册,组织专业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宣传教育,严格控制施工区域,禁止施工人员在施工区域外活动。

②加强施工机械的管理,减少设备跑冒滴漏油,禁止在九曲河内清洗施工车辆;

③加强施工人员管理,禁止施工人员滥砍滥伐和捕捉野生动物,施工期如发现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要及时报告当地林业部门;

④加强生态入侵风险管理,加强项目区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预防和控制,强化森林资源及其附近森林资源的保护。

1.2 生态保护红线外区域外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避让措施:

①架空线路段适当抬高导线对地高度,减少线下林木砍伐;

②在初步设计阶段,结合最新勘探资料,优化线路路径,减少工作井数量;

③工作井施工临时占地尽量选择周边空地,减少占用绿地;

④优化电缆工作井位置,尽量减少占用工作井周边绿地。

(2)减缓措施:

①施工期对工程进行合理设计,做到分期和分区施工;

②尽量缩短电缆工作井及塔基开挖施工周期,减少疏松地面的裸露时间;考虑天气因素安排施工时间,地质不良地段的路基施工尽量避开雨季;无法避开时,应选择防雨布;对开挖裸露面和填方区可选用编织袋、塑料布进行覆盖,防止雨水冲刷产生水土流失;

③施工现场使用带油料的机械器具,应采取措施防止油料跑、冒、滴、漏,防止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

④将拆除下的杆塔及导线等材料临时堆放在周边现有硬化空地内,严禁拆除材料堆放点破坏现有植被。

(3)恢复与补偿措施:

①施工占地应做好表土剥离、分类存放和回填利用,施工结束后尽快对新建塔基及工作井周边绿化进行植被恢复;

②施工区使用完毕,应按土地原使用功能进行恢复,弃方及时运至政府指定渣场。临时占用土地及时硬化或绿化。

(4)管理措施:

①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期环境管理与教育培训、印发环境保护手册,组织专业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宣传教育,严格行为规范,进行必要的管理监督。

②在施工设计文件中应说明施工期需注意的环保问题,如对沿线树木砍伐、植被恢复等情况均应按设计文件执行;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环保设计要求施工。

③在人员活动较多和较集中的区域,如生产区域、项目部附近,粘贴和设置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牌,提醒施工人员注意保护环境。

1.3 施工期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设计阶段:

①优选人工掏挖基础,尽可能减少土石方开挖量和工程占地;

②工作井及出渣口设置尽量远离居民区及学校,减少施工扬尘影响。

施工阶段:

①针对施工任务和施工场地环境状况,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缩短施工周期,减少施工现场的作业面,减轻施工扬尘对环境的影响;

②施工工艺选择上减少大型机械使用,确需使用的应采用先进的施工机械,选用低硫优质柴油作燃料,减少燃油机械废气排放;

③塔基开挖及电缆井出闸口设置实心围挡,减少施工期扬尘的扩散;

④合理布置施工料场,并加强材料转运与使用的管理,合理装卸,规范操作;

⑤加强运输车辆的管理,对进出场地的车辆进行限速,运输粉质材料及渣土需采取遮盖措施,优化渣土运输路线,尽量避免穿越居民区,文明行车。

⑥保持对干燥作业面进行洒水处理;

⑦工作井及塔基表土开挖及出渣时,应及时清运至政府指定渣场,不设临时堆场。

1.4施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

1.4.1生态保护红线外施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

设计阶段:

在设计阶段,结合最新勘探资料,优化电缆线路路径,减少工作井数量,减少工作井及电缆隧道开挖。

施工阶段:

①施工人员就近租用周边民房,产生的生活污水纳入当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②架空线路施工废水主要为塔基基础养护费水,该废水可经自然蒸发后消失,对周边水体影响较小;

③电缆隧道施工废水主要为开挖过程中沉积的渗水,SS含量较高,可经隔油沉淀处理后部分用于抑尘,其余部分可由泵抽排入至市政雨水管网,对周边水体影响较小。

1.4.2生态保护红线内(九曲河市级湿地公园)施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

设计阶段:

在设计阶段,结合最新勘探资料,优化架空线路路径,塔基定位应避开九曲河水体。

施工阶段:

①结合塔基周边地质条件,对靠近九曲河岸两侧的塔基基础开挖尽量采取开挖量小的开挖方式,严格控制开挖范围和施工范围,减少塔基施工对九曲河沿岸地表的扰动和植被破坏;

②禁止在九曲河附近设置牵张场,施工营地,项目施工料场、表土开挖临时堆放点、临时占地应远离九曲河水体,禁止将施工临时区域设置在九曲河河岸两侧;

③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含油设施(如运输车辆、柴油发电机、柴油泵等)的管理,避免油类物质进入九曲河,同时严禁在九曲河附近冲洗含油器械及车辆;

④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避免雨天作业,对临时开挖土石方临时堆放点设置相应遮盖和排水沟的措施,防止其随雨水进入九曲河中。

1.5施工期声环境保护措施

设计阶段:

①在设计阶段,优化电缆线路路径,尽量避免将工作井及出渣口设置于居民集中区(如江山樾、东原旭辉、康庄美地及金竹苑、银竹苑)及康庄美地小学附近。

施工阶段:

①在设备选型时选用符合国家噪声标准的低噪声施工设备;

②合理设置施工场地,高噪声设备尽量远离居民住宅及学校;出渣口及塔基周边设置实体围挡或移动式声屏障,降低施工噪声对周边声环境保护目标影响;

③电缆隧道通风口应根据现场情况在工作井内避开居民集中区及学校一侧布置,出风口设置消声百叶窗;

④架空线路施工时,尽量减少导线表面毛刺;

⑤电缆隧道开挖过程中,优选低噪声施工作业方式,严禁进行爆破作业;

⑥加强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保养,减小机械故障产生的噪声;

⑦运输车辆经过项目附近居民区及学校时,应采取限速、禁止鸣笛等措施,装卸材料时应做到轻拿轻放;

⑧在拆除杆塔过程中,优先低噪声拆除设备,文明施工;学校附近工作井应避免午休期间施工,全线禁止夜间施工,尽量减少拆除施工过程中的金属摩擦;运输拆除的杆塔、金具经过居民点时应采取限速,禁止鸣笛。

1.6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措施

1.6.1生态保护红线外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措施

设计阶段:

①塔基基础施工尽可能做到土石方平衡,同时减少塔基基础开挖;

②尽量分段分区施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减少施工期由施工人员及设备产生的固体废物;

③优化线路路径及工作井数量,减少土石方开挖。

施工阶段:

①线路填方拟堆放回填在塔基周围低洼处,架空线路沿线不设弃渣场;

②电缆隧道及电缆工作井土建施工弃方及时清运至政府指定渣场;

③必要情况需雨天施工时,应随挖、随运、随填、随时压实;

④加强渣土运输车辆管理,优化渣土运输路线,尽量采用途经居民区少的路线;

⑤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严禁在施工场地随意丢弃垃圾,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施工结束后及时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

⑥本项目涉及线路拆除工程,工程拆除的杆塔、导线、绝缘子、金具等均交由电力物资回收部门统一调配。

5.6.2生态保护红线内(九曲河市级湿地公园)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措施

设计阶段:

①尽量分段分区施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减少施工期由施工人员及设备产生的固体废物;

②优化线路路径及塔基数量,减少土石方开挖。

施工阶段:

①塔基基础施工尽可能做到土石方平衡,同时减少塔基基础开挖;

②临近九曲河水域施工时,应合理设置临时施工场地,施工中的临时堆土点应远离九曲河水域,禁止将工程弃土、施工垃圾及生活垃圾等弃入九曲河水域;

③禁止在九曲河市级湿地公园内设置施工营地,项目施工人员可以租赁附近民房,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应集中收集并及时清运至九曲河市级湿地公园外按要求处置,禁止在九曲河市级湿地公园内随意丢弃;

④加强九曲河市级湿地公园内运输车辆的管理,对进出场地的车辆进行限速,运输粉质材料及渣土需采取遮盖措施;禁止在九曲河市级湿地公园内撒漏材料及渣土;

⑤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对临时施工占地处施工垃圾进行清理,及时转运至九曲河市级湿地公园外按要求处置,禁止在九曲河市级湿地公园内随意堆放。

1.7施工期电磁防护保护措施

设计阶段:

(1)根据电磁预测结果,本项目架空线路与沿线环境保护目标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本评价提出的电磁达标距离,即在不考虑风偏的情况下,本项目220kV架空线路需与沿线环境保护目标建筑保持以下距离:

表4-16本项目架空线路与沿线环境保护目标建筑之间最小距离

线路名称架设方式本项目导线与敏感建筑物水平距离

要求(m)并行线路(220kV礼鸿线、礼玉线)导线与敏感建筑物水平距离要求(m)下相导线与敏感建筑物垂直距离要求(m)

新建礼嘉~大竹林220kV双回线路工程同塔双回 7 7 9

同塔四回 7 6 12

微竹双回线路与竹九双回线在大竹林站外搭接220kV线路工程同塔双回 5 / 7

同塔四回 6 / 9

备注:各塔型满足垂直或水平距离二者条件之一。

(2)线路经过环境保护目标时,导线对地高度不得低于电磁专题表3-13中相应的导线对地最低高度;

(3)设计阶段因地制宜选择线路型式、架设高度、杆塔塔型、导线参数、相序布置等,减少电磁环境影响;

(4)电缆线路段适当加深埋深,可有效减小线路对周边电磁环境的影响。

运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8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加强线路沿线巡视及管理,加强对塔基及工作井周边绿化的养护。

1.9电磁防护保护措施

①输电线路跨越非居民区时,在工频电场强度大于4000V/m且小于10kV/m 的耕地、园地等公众容易到达的场所区域内设置警示和防护指示标志;

②在运营期,应加强环境管理,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工作,保证工频电磁场强度小于公众曝露限值。

1.10声环境保护措施

①加强隧道内风机设备的维护,减少设备故障运行噪声;

②设计阶段因地制宜选择线路型式、架设高度、杆塔塔型、导线参数、相序布置、分裂形式等,减少声环境影响;

③加强巡查和检查,定期开展环境监测,确保线路沿线声环境质量满足相应区域标准要求,并及时解决公众合理的环境保护诉求。

重庆两江新区经济运行局备案(项目编码:2106-500000-04-01-818617)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即将离开“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