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或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最佳体验。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有安全风险且无法正常显示。建议您升级或使用其他浏览器。
若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呼吸机规律的送气声、监护仪的报警声、护士来回的脚步声……
这里是ICU,对大多数人而言这里是个神秘又紧张的地方,它是危重、危险的代名词,大门一关仿佛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但对重庆松山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护士长肖莉来说,这里是病人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人物名片——肖莉:主管护师,重庆松山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原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组长。
在ICU,生与死非常具体,具体到一次次的基础护理,具体到患者皮肤的变化,具体到静脉穿刺操作,具体到建立深静脉通路,具体到患者身上安置的或长或短的引流管,具体到每一个或大或小的创口,具体到ICU护士们奔跑在病房的每一秒钟……
肖莉说:“如子女般的照顾,似父母般的引导,又或是朋友般的倾听……这就是ICU护士。”
谈到ICU的工作,肖莉说:“每一个细碎的操作,只要一点点偏差,都可能带来敏感的反馈。每一个护士的操作都要标准化,不能有半丝马虎,否则会马上反应在仪器指标上。一个小小的偏差,就可能带来致命的威胁。”
工作中的肖莉
所以作为ICU的护士长,肖莉不但要自己保持学习、创新探索,还要将所学所会,形成标准化流程,教给每一个新入科的护士,让他们学习、练习,以致熟练掌握。只有团队每一个人都做好了,病人的整体抢救护理,才能有保障。
三年前的ICU,面对刚刚装修好的场地,新进的一系列设备,需要对场地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大到床旁仪器的整体保护,小到电源插孔、床头标签、物料物资的归纳整理,都需要从头开始建立各种管理制度。
肖莉进行床旁护理
“很快科室收治了第一例、第二例重症病例,护理人员需要密切配合医生,完成大量护理、处置和病人照护,所有环节都需要从头梳理,不断优化护理细节,形成规范。”肖莉介绍道。
就这样,肖莉带领团队紧跟护理技术发展的前沿,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真诚服务每一个重症患者,众多患者在ICU医护人员的医治和护理下得以康复。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ICU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面对重症病人,护理人员不但要像普通科室护理人员一样,处理护理专业操作,还需要承担普通病房家属的工作,给患者洗脸、刷牙、吸痰、喂饭、翻身、擦洗、处理排泄物等。
这些在普通人看来,可能照顾病人短时间都会觉得繁琐而沉重,而ICU护士们,每天都在不厌其烦地处理这些大大小小的事。
“一个高水平救治团队,离不开一支优秀的护理队伍”,重庆松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熊建琼这样评价肖莉带领的ICU护理团队,“真正能担得起重任,她们是重症救治背后的无名英雄!”
下基层进行技术帮扶指导
肖莉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热心公益。她主动下基层进行技术帮扶指导、业务培训,到学校开展心肺复苏公益培训等工作。
一次次公益付出,汇聚成一股热心的力量。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不怕苦不怕累,用心做好每件事,把患者悄悄放在心里,默默奉献着自己的真情和爱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即将离开“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官网”